現場交流亮實績 互學互鑒促振興
——秦州區農業農村工作現場推進會紀實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9日訊(記者 趙晨輝 崔磊 邵千)七月的秦州綠意盎然,生機勃發。在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全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議拉開帷幕。區四大組織領導帶領16鎮及各相關部門負責人,采取現場匯報、實地觀摩、經驗分享等方式對上半年全區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盤點檢驗,集中展示工作實績、全面尋找短板差距,加快推動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發展的考場,從來不止于‘今年答卷’。要干好三農工作,既要干今年,又要想明年,更要謀后年;要敢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善做‘三年一盤棋’的長遠謀劃,以思想破冰引領產業突圍!”在第一個觀摩點,市委常委、秦州區委書記康泰來擲地有聲地為全區今后“三農”發展定下了革新求變、久久為功的工作基調。

在汪川鎮西山堡125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田里,大豆、玉米間作種植、錯落有致。這種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兩種作物的生長特性,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了空間和陽光的高效利用,玉米平均畝產達到1300斤,大豆畝產達240斤,相比較傳統單一種植模式,畝均可增收700-800元,能夠讓土地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走進大門鎮田于村玫瑰產業園,五顏六色的玫瑰爭奇斗艷,馥郁的花香彌漫在空氣中。工人們正熟練地采摘著盛開的玫瑰,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該產業園采用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從種苗培育、種植養護到采摘銷售,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園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將持續在種植技術、拓展銷路、擴大規模上下功夫,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鮮切花卉品牌。”

走進娘娘壩鎮沿川村,一幅村莊文明和諧、環境整潔宜人的和美鄉村靚麗畫卷映入眼簾。近年來,娘娘壩鎮通過巷道硬化、道路綠化,推動沿川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同時,立足外出務工人員多、空巢老人數量大、外出子女照看老人難的村情實際,沿川村黨支部積極領辦、主動服務,充分利用閑置資源,成功創辦了娘娘壩鎮第一個“人民食堂”,這一創新舉措,讓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更多保障和溫暖,也為農村社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路觀摩,一路學習,大家看到了庭院美、道路暢、鄉風淳的宜居新貌;看到了因地制宜、蓬勃發展的富民產業;看到了干群同心、共謀振興的昂揚斗志。此次推進會既是一次“成績晾曬”,也是一次“能力檢視”,更是一次生動的“現場教學”。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觀摩活動為契機,復盤總結、取長補短,切實把所見、所聞、所想、所得融入到具體實踐中去,以先進的理念、有效的舉措、管用的辦法,全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盛夏的激情融入日常的耕耘,當比拼的勁頭轉化為實干的步伐,我們堅信,每一次的放眼望去都是一次思維的升級,每一處閃光之處為己所用必將帶來理論到實踐的創新。我們相信,這一堂生動的一線教學成果必將轉化為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的有效舉措,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