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融媒體7月11日訊(記者 康睿)夏糧顆粒歸倉,精準測算盤清家底。當前正值夏糧收獲關鍵期,為準確掌握本區小麥生產形勢,獲取第一手源頭數據,近日,區統計局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在小麥地里開展實割實測工作,通過科學抽樣、規范操作,精準丈量夏糧產量,為研判糧食生產形勢、服務宏觀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在秦嶺鎮關硯村的小麥地里,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散發出陣陣麥香。區統計局調查隊的工作人員熟練地拉出特制測規,俯下身,嚴格按照測規劃定的邊界,將樣方內的小麥一株不落地手工收割下來,并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科學測產。

“我們開展的是全區夏糧實割實測調查,先按照國家衛星定位確定的冬小麥樣本點進行實割采樣,再脫粒,測千粒重,除水雜,算毛重,最后精準推算出小麥畝產,測算全區夏糧的總產量。”秦州區統計局局長李曉東說。
隨后,工作人員通過現場科學抽選樣方地塊中的樣本糧食作物,測算其重量來推算得出單位面積產量數據。截至7月9日,區統計局已經實地實割實測7鎮7村,35個調查點,總共采樣105個,剩余鎮預計7月12日前完成。

“我們要對全區的9鎮、15村,45個調查樣方,180萬平方米面積內的糧食作物,包括春、冬播、夏收、秋收等多個糧食生產階段進行實地調查,調查方式有問卷調查、踏田估產、遙感測繪量、實割實測等。”秦州區統計局局長李曉東說。
每一粒被精心測量的麥粒,每一筆被嚴謹記錄的數據,都承載著豐收的期盼,一塊塊樣方實測數據的完成,都有效反映了我區夏糧產量情況,為糧食統計源頭數據質量提供了有力依據,也為下一年我區種植計劃提供寶貴經驗,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糧食調查作為農業統計中的一項重要調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全區糧食生產情況,保證糧食安全,為區委、區政府制定糧食政策提供參考依據。秦州區作為國家確定的產糧大縣,糧食抽樣調查工作尤為重要,調查數據要求更嚴。” 秦州區統計局局長李曉東說。
“今天配合統計局的工作是我們合作社的責任和義務,統計工作對合作社來說,對明年的種植有一定的指導性,能發現不足的地方,今年后半年播的時候能很好地調整方案。”天水市暢達農業機械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蒼軍說。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