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晚報訊【記者移紅霞 閆鵬飛】龍旗獵獵、古樂悠悠。2009(己丑)年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儀式今日在秦州區伏羲廟門前廣場隆重舉行,上萬名華夏子孫共聚天水太昊宮,敬獻花籃、瞻仰伏羲圣像,共同緬懷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
祭祀儀式由原省人大副主任、甘肅省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程有清主持。
原全國政協常委、甘肅省政協副主席、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周宜興恭讀祭文。
張景輝、李文卿、宋敬國等市四大組織領導及五縣兩區的負責人出席了祭祀儀式。
出席儀式的還有: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臺灣中華伏羲協會、甘肅省伏羲文化研究會、國家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演出部,港、澳、臺代表以及出席“伏羲文化與中華智慧”論壇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社會各界代表等。

上午9時50分,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程有清宣布:2009(己丑)年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儀式開始。頓時,鼓樂齊鳴,禮花滿天。擊鼓5通、鳴鐘9響,以示中華民族傳統的最高禮數,表達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伏羲功業的敬仰。隨后,周宜興恭讀祭文,頌揚伏羲氏豐功偉績,祝愿祖國民富國昌。
最后,在古樂的伴奏下,參加祭祀活動的領導和代表依次進入伏羲廟內,向伏羲圣像敬獻花籃、行三鞠躬禮,瞻仰伏羲圣像,并為伏羲廟維修工程捐款。

天水祭祀伏羲自春秋時期始,秦漢至明清,祭祀不斷,相沿成習,形成了內涵豐富、厚重、獨特的祭祀文化。天水卦臺山伏羲祭祀始自金代。至明代,伏羲祭祀中心由卦臺山移至天水伏羲廟后,其規模更加宏大,規程更加嚴謹,并延續至今。1988年,我市恢復公祭伏羲大典,已延續舉辦數屆。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由市級升格為省級公祭。2006年,天水太昊伏羲祭典榮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年,因“5.12”大地震、今年因災后重建任務繁重,甘肅省政府決定暫停舉辦去年、今年公祭伏羲大典。為“弘揚伏羲精神,傳承中華文明”,增加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保持伏羲祭祀活動的連續性、滿足海內外同胞祭祀心愿。經協商,2009(己丑)年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祭祀儀式由全國性社團組織——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主辦,天水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