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農歷正月十六凌晨,天水市伏羲廟龍旗獵獵,嗩吶陣陣,人潮涌動,2010虎年民間祭祀伏羲典禮在天水市伏羲廟如期舉行,數十萬人參加了當日的祭祀活動。
市領導王光慶、郭奇若、鄭黎、王欽錫等參加民祭大典,市政協副主席、市周易學會會長安志宏恭讀祭文,頌揚人文始祖伏羲的豐功偉績。

相傳農歷正月十六日是人文始祖伏羲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零時,天水群眾都要舉行隆重的民間祭祀伏羲活動。從正月十五下午開始,各項民祭活動陸續展開,正月十六凌晨的民祭更是吸引了上萬人參加。
伏羲廟春節文化廟會活動是富有濃郁文化品味的地方文化活動,也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從秦漢到明清,相沿至今,天水市一直有民間祭祀伏羲的傳統。2006年6月,民祭“太昊伏羲祭典”還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祭大典的參祭規模、嘉賓規格和程序也逐年提高。此次民祭由天水市博物館主辦,完全恢復明代祭祀禮儀。
天水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說,主要有這么幾項大的活動,第一就是民俗表演,就是我們傳統的給伏羲爺唱戲,樂舞告祭這樣一個儀式,第二個就是由咱們選的企業資助為全市人民敲響平安鐘,祈求我們今年國泰民安,國福民康,社會和諧安定,第三項就是大的祭祀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來共同祭拜。
在祭祀典禮正式開始前,舞龍舞獅、夾板舞、開山攢神、嗩吶等民俗節目,讓廣大市民看得津津有味。今年,央視9套國際頻道也專門對此次活動進行報道。
中央電視臺記者馬可說,主要就是介紹一下伏羲的傳統文化,推廣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伏羲不是佛教,也不是道教,應該是有點傳奇的人物色彩,也是中國文明的起源。
現在的時刻是3月1日零時,2010年天水伏羲廟春節廟會民祭伏羲大典已經正式開始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現場已經有近萬名的群眾翹首期盼這一莊嚴時刻的到來。
伏羲圣像端坐先天殿月臺黃龍傘下,龍旗、八卦旗簇擁兩旁。月臺下,數萬名前來祭拜的群眾莊嚴肅立,在舞樂和禮炮之后,身著統一制式長袍、頭戴禮帽的“上元會”祭祀成員脫帽跪拜,敬獻牲禮、糕點、水果、鮮花表達對人文始祖的崇敬和敬仰。

(市政協副主席、市周易學會會長安志宏恭讀祭文)
莊重、肅穆的祭祀禮儀結束后,市民紛紛在香爐前焚香燃燭,叩首祈福,貼紙人灸病,將民祭活動引向高潮。
市民說,就是想來看一看,這是我們的文化啊,每年我們都來。
市民說,天水的人宗嘛,每到正月十六人們都來參加這個活動,祭拜人文始祖,屬于咱們天水特別隆重的活動。

2010(庚寅)年伏羲廟春節文化廟會民間祭祀人祖伏羲典禮主持詞
(晚11:30 開始)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晚上好!
值此農歷庚寅年正月十六日伏羲誕辰之際,為弘揚始祖精神,傳承伏羲文化,期盼華夏大地普降甘霖、民眾安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天水各界人士在伏羲廟舉行民間祭祀伏羲誕辰典禮,參加今晚祭祀典禮的主要嘉賓有天水市黨政軍領導、社會各界代表、多年來關心支持伏羲廟保護維修建設和推動伏羲文化發展的社會人士及天水民眾萬余人。
樂舞告祭現在開始
一、舞龍舞獅(晚11:32)
二、開山攢神(晚11:40)
三、夾板祭祖(晚11:45)
四、嗩吶演奏(晚11:50)
請主祭人、陪祭人入場(晚11:59)
我宣布2010(農歷庚寅)年天水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現在開始
請天水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副局長、天水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先生敬香
請華龍證劵有限責任公司天水廣場營業部經理王保國先生敲響庚寅年平安鐘(3響)
一、行初獻禮:
1、擊鼓(12咚)、鳴鐘(9響)、鳴炮(12響)、奏樂
2、焚香、明燭、化表
3、跪拜(三叩首)
4、獻祭文
5、獻匙箸
6、獻圍盤
7、進酒、奠酒、獻酒
二、行亞獻禮:
獻飯
①獻太牢 ②獻四大碗 ③獻四中碗 ④獻四小碗 ⑤獻四盤 ⑥獻三獻 ⑦獻盤 ⑧分肴 ⑨冒湯
三、行終獻禮:
1、敬茶、奠茶、獻茶 2、化表 3、跪拜(三叩首) 4、獻糕點 5、獻干果 6、獻時果
7、讀祭文(請天水市政協副主席、天水市周易學會會長安志宏恭讀祭文)
8、焚祭文 9、化表 10、跪拜(三叩首) 11、瞻仰圣容 12、禮畢
2010(庚寅)年伏羲廟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祭伏羲文
維 公元二O一O年三月一日歲次庚寅,正月十六日,天水各界人士謹以牲酒時饈鮮花之儀致祭于太昊伏羲氏之靈前,祝曰: 大哉羲皇,一畫開天。偉哉羲皇,文明發端。 赫赫羲皇,百王之先。烈烈羲皇,華夏綿延。 神生成紀,豐功世傳。天地奧秘,探本察源。 仰觀俯察,八卦推演。觀象制器,陰陽分判。 教民漁獵,婚嫁始建。琴瑟之基,書契發現。 伏牛乘馬,犧牲養豢。道啟鴻蒙,以龍紀官。 頌我羲皇,薪火相傳。祭我羲皇,緬懷追遠。 文明綿綿,長河不斷。進取創新,效法先賢。 今逢盛世,河清海晏。物阜成豐,長治久安。 社會和諧,舉國歡顏。關中天水,區域發展。 民族復興,任重道遠。繼往開來,踵武揚鞭。 祭我羲皇,祈佑襄贊。佑我民族,團結萬年。 護我鄉邦,歲歲平安。肴饌既成,伏維尚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