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三期村干部赴山東學習取經系列報道之四:
天水市第三期村支書專題培訓班在山東濰坊開班

天水在線山東濰坊報道 4月24日上午,天水市第三期村黨支部書記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山東濰坊正式開班。
在簡單的開班儀式后,來自甘谷縣八個鄉鎮的160名村支書們聆聽了由濰坊市農委副主任、濰坊市農科院院長、農學博士刁家連作的《濰坊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介紹》的講座。

刁家連院長以翔實的數據、生動的事例,重點論述了農業產業化的必要性及濰坊市農業產業化從起步到發展壯大的具體做法,全面、詳細的介紹了濰坊農業產業化的“三大六小”發展模式。
山東濰坊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全市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25萬人。現轄濰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區,青州、諸城、壽光、安丘、高密、昌邑六市,臨朐、昌樂兩縣,共有235個鄉鎮和22個街道辦事處。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3度,無霜期200天左右,年積溫4700度,平均降雨量700mm。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695元。
濰坊市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實質,就是用管理現代化工業的辦法來組織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經營,確立了棉花、煙草、蠶繭、果品、水產品、瓜菜、生豬、肉雞、牛、羊、兔、食用菌、工藝品、花卉等16個主導產業和產品。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概括起來主要有七種模式:
一是以諸城為代表的貿工農一體化模式;二是以壽光為代表的市場牽動模式;三是以安丘為代表的名牌產品帶動模式;四是以寒亭為代表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模式;五是以高密為代表的區域種養模式;六是以奎文為代表的農業觀光旅游模式;七是以科技示范園為代表的拉動模式。

在聆聽完刁家連院長的精彩授課后,廣大學員深受啟發。來自甘谷縣白家灣鄉負責帶隊的鄉黨委副書記兼紀檢書記王立斌說:“刁院長的講座有理有據,妙趣橫生,真是開闊了思維,為我們產業化選擇、比較及對接提供了有益的啟發和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