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至24日,應寶雞市鳳縣旅游局邀請,天水廣播電視報、天水在線走進寶雞鳳縣采風。在歡迎儀式上,寶雞市鳳縣旅游局副局長陳建華代表東道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詞。
三天來,采訪團深入鳳縣月亮灣公園、靈官峽、紫柏山風景區、通天河風景區、嘉陵江源頭等景區,欣賞了“水韻江南、月光之城”星滿夜空、人造月亮、亞洲186米第一高噴泉的獨特魅力,實地領略了“中國最美小城”——鳳縣“月亮之上,鳳凰之鄉,月光之城”的優美景色,感受羌族獨特的民族風情和鳳縣人民全力打造“水韻江南、七彩鳳縣”旅游名片的決心和信心。

(鳳縣縣城風光)

(鳳縣夜景)

鳳縣歷史悠久,古稱“鳳州”。縣城距寶雞市區102公里。全縣總面積31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5萬畝;轄10鎮2鄉100個行政村,653個村民小組,11萬人口。
鳳縣北倚秦嶺山脊,南接紫柏山,最高處透馬駒峰海拔2738米,最低處溫江寺一帶海拔905米,縣城所在地雙石鋪鎮海拔960米。屬半濕潤山地氣候,小氣候差異大,垂直變化明顯,降雨集中,年平均氣溫攝氏11.5度,年平均降雨量613.2毫米,無霜期188天。適宜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境內有較大河流9條,以夫子嶺為界分屬嘉陵江流域和漢江流域、河流溝道縱橫,水流落差大,水能理論蘊藏量13.1萬千瓦,可開發利用6.8萬千瓦。
鳳縣地處亞熱帶與溫帶分界線上,冬無嚴寒,夏無酷熱,雨量適中,資源豐富。有喬木、灌木360余種,林地面積167917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近1318萬立米,全縣森林覆蓋率65.3%。有野生中草藥410余種,既有麝香、牛黃、熊膽等珍稀動物藥材,又有黨參、黃鶴、山鷹、鷺鷥、雉等禽獸20余種。除野生資源外,鳳椒、鳳黨、蘋果、甜椒等是鳳縣名優物產。鳳椒又名“大紅袍”,粒大、麻味悠長、清香濃郁,素有“香飄十里”之美譽,現年產量200萬公斤。
鳳縣地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地質勘探已發現鉛、鋅、銅、鐵、銻、金等金屬和煤、石灰巖、硅石、納長石、白云石、橄欖石等非金屬礦藏100多種。其中鉛鋅礦貯量350萬噸,約占全省的80%,是全國四大基地之一;黃金已探明貯量40噸,遠景儲量百噸以上;水泥石灰石7.79億噸,磷灰石11億噸,透灰石3.5億噸,石墨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
鳳縣扼川陜、秦隴要沖,素有“川陜咽喉,秦隴鎖鑰”之稱,寶成鐵路穿境而過,縣內鐵路總長90公里,設有七個火車站,316國道、212省道以及眉鳳公路等國道、省道與地方道路相會其中,四通八達。全縣12個鄉鎮村村通電、通公路,電視、移動通訊覆蓋率分別達到95%,電話普及率不斷提高,互聯網全面開通并與全省、全國聯網。

(街頭的羌族舞蹈)
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久遠的歷史淵源,縣域資源物產豐富,是中國花椒之鄉、全國噸金縣和全國四大鉛鋅基地之一;境內風光旖旎秀麗,“鳳縣八景”聞名遐邇,通天河、靈官峽、紫柏山峰峽崖嶺競秀、坦洞泉溪交織,堪稱秦嶺云頂生態休閑之都,旅游避暑度假勝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鳳凰傳說、女媧尋蹤、羌族發祥、棧道遺址、“工合”舊址等歷史典故、遺存眾多,山歌民謠、佳句名篇浩如煙海,民俗風情淳樸獨特,被譽為鳳凰之鄉、羌族故里。
近幾年,縣委、縣政府積極實施開放促開發戰略,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進一步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先后投入資金5.8億元用于路橋、水電、通訊和縣城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筑經濟與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平臺和利于招商引資工作的硬環境。同時,積極開展投資環境整治工作,出臺了《鳳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的暫行辦法》,全面清理了規范性文件,規范行政審批和收費,設立了政務大廳,積極推行“一廳式”辦公和“一條龍”服務,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認真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嚴打”斗爭,投資環境日趨完善。
近年來,全縣上下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綜合實力躍居全省第13位,打造形成了“水韻江南、七彩鳳縣”金名片,成功躋身于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示范區、省級園林城市行列。

(在通天河風景區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