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天水市舉行2012年“節會”成果新聞發布會(組圖)
(2012-6-24 17:36:00)  來源:天水在線  打印本頁

  6月24日上午,天水市舉行2012(壬辰)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3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成果新聞發布會,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天水公祭伏羲大典組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郭奇若先生通報“節會”成果。

  新聞發布會由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霍衛平主持。應邀參加“節會”報道的中央、省內外新聞媒體記者及天水市直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共計120多人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2012(壬辰)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三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
旅游節活動成果情況通報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節會組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郭奇若

女士們、先生們:

  2012(壬辰)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3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各項活動已陸續進入尾聲。今天上午,“節會”組委會召開“節會”成果新聞發布會,向大家通報有關情況。在此,我代表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和“節會”組委會對給予“節會”關心支持的各級各界領導、專家、學者和各新聞媒體記者以及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甘肅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建設“全國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的總體目標,天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是將天水建成示范區先行區的主要品牌和重要載體,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緊緊圍繞“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凝聚全球華人、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這一主題,堅持“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創新機制、深化交流、隆重嚴謹、節儉務實”的原則,以“開放、合作、發展、創新”為宗旨,精心組織開展了富有特色的伏羲祭祀、文化、旅游、宣傳等五大類21項主要活動,突出展示和宣傳了天水獨特的資源優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必將為把天水規劃建成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及旅游綜合開發示范區,進一步推動天水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和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目標發揮重要作用。主要成果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公祭伏羲大典莊嚴肅穆,規格提升,民族文化品牌效應凸顯,進一步增強了伏羲文化的認同感
  今年,在全國嚴格清理整頓各種節會慶典的形勢下,全國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批準甘肅省政府如期舉辦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活動,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甘肅建設全國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以及弘揚伏羲文化,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這一戰略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2012(壬辰)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是升格為省政府公祭后的第六次公祭大典,較往屆相比,參祭規模更大,嘉賓規格更高,公祭程序更加嚴密,祭祀形式更具有時代性、科學性,祭祀范圍更具有國際性、廣泛性。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中僑聯主席林軍及國臺辦、中僑辦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臺灣中華戰略學會會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團主席王文燮,甘肅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領導王三運、劉偉平、馮健身、歐陽堅、連輯、咸輝、傅傳玉、崔玉琴、張世珍等,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韓國、泰國、香港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86名世界華人社團組織代表及120名臺灣中南部青年代表等重要來賓蒞臨公祭伏羲大典。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宣布公祭伏羲大典開始,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恭讀祭文,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咸輝主持公祭大典。甘肅省有關廳局、全省十三個市州黨政代表團、關中—天水經濟區六市一區和陜、甘、川、寧四省十四方代表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 新聞媒體、旅游團體等各界嘉賓和中央、省內外媒體記者、年度祭祀人及天水市各界代表共計1萬多人參加了公祭大典,祭拜群眾3萬人。整個公祭活動場面壯觀、秩序井然、莊嚴肅穆。邀請全國著名詞作家喬羽作詞,著名歌唱家毛阿敏現場演唱《說伏羲》,由甘肅省文化廳邀請專家指導排練的祭祀樂舞富有藝術性、觀賞性和現場震撼力。甘肅衛視以及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甘肅網、甘肅人民廣播電臺、天水廣播電臺、天水在線網、天天天水網等中央、省、市主要媒體對公祭大典進行了現場直播。在伏羲廣場內外設立的3個大型LED顯示屏和天水火車站、三星商貿大廈等地大型LED顯示屏現場轉播,既提高了現場祭祀水平,又滿足了群眾觀看需求。由全國著名文化設計策劃公司進行策劃布置的大典活動現場,充分利用古代文化元素和現代多媒體技術,營造了莊重、肅穆、隆重、宏大的祭祀場面,充分體現出了“弘揚伏羲文化,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這一主題。6月21日上午在麥積區卦臺山舉行的壬辰年民間祭祀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典禮,國內外專家學者,各地嘉賓及社會群眾近2萬多人參加祭拜。伏羲廟、卦臺山連成一體,公祭、民祭交相輝映,擴大了祭祀活動的影響力。遴選“年度祭祀人”活動影響面廣。為了進一步弘揚伏羲文化,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伏羲文化的研究、開發、傳承及建設,節會組委會繼續面向全球華人遴選 “年度祭祀人”、“年度參祭人”和 “參祭貴賓”,通過積極銜接聯系,在堅持公開、公正、自愿的原則基礎上,成功遴選北京中植集團為“年度祭祀人”、金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年度參祭人”。甘肅建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徽縣金徽酒業有限公司、甘肅天河酒業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為公祭伏羲大典捐款捐物,全力支持公祭伏羲大典的順利舉辦。 公祭大典的成功舉辦,對于建設華夏文明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示范區,進一步弘揚伏羲文化,提升天水乃至甘肅的知名度,推動我市實施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戰略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唱響中國”天水演唱會等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獨具特色,為全市人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唱響中國”是中央電視臺2010年打造的文藝強檔品牌節目,社會關注度高,這次在我市演出是今年全國巡演活動的第3場,也是“唱響中國”在西北首次演出。為確保“唱響中國”在我市如期舉行,我市細化各項工作方案、優選最佳體現天水地方元素的節目,整場晚會節目由《序》、《聆聽心歌》、《同唱歡歌》《唱響凱歌》《尾聲》五大板塊,共19個節目組成。當晚現場演出觀眾達1.2萬人,整臺晚會展示了天水豐厚歷史文化,表達了隴原兒女堅韌智慧、開明開放、求實創新、勇于爭先的時代風采,晚會現場秩序井然,臺上臺下互動,氣氛熱烈,天水廣播電視臺對晚會同步直播,滿足了廣大市民的觀看需求。甘肅衛視現場進行錄播,現場實況將在CCTV3(綜藝頻道)、CCTV4(國際頻道)、CCTV14(少兒頻道)、CCTV15(音樂頻道)、星空國際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網、新華網等播出。演唱會前,“唱響中國”演出團歌手們和詞曲作者,還組成小分隊,分別深入到我市企業、社區、農村,體驗生活,交流輔導,慰問演出,教唱獲獎歌曲,受到廣大基層群眾的熱烈歡迎。“唱響中國”在我市成功演出,既極大地鼓舞了我市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熱情和開拓創新的勇氣,又成為加大天水對外宣傳,提高天水知名度的又一次重大機遇和平臺。“華僑華人與中華文化走出去”研討會在我市成功舉辦,來自全世界五大洲的僑胞歡聚“羲皇故里”,共商華僑華人聯誼交流、弘揚中華文化合作發展大計。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走進羲皇故里天水攝制活動成功開拍,攝制組圍繞我市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將拍成多集專題節目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天水市第三屆海外回流文物展及大秦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共展出了國家級各類文物有130余件,為廣大民眾提供了鑒賞海歸文物精品重器,開闊眼界的佳機。魯迅博物館館藏文物展、鄧寶珊將軍紀念館等歷史文化活動吸引各地來賓參觀,豐富了節會活動內容。大型舞劇《一畫開天》共演出3場,觀眾達2500多人。節會期間,各類文藝文化活動充分展現了天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為廣大群眾奉獻了精美的文化大餐。

   

  三、走進名城看天水旅游考察活動組織有力,服務到位,為我市文化旅游產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走進名城看天水”旅游考察活動是本次“節會”的重要內容,是我市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王三運“強化名城意識、打造文化旅游高地”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整個旅游考察活動歷時3天,共有1500多名海內外嘉賓參加旅游活動,達到了宣傳天水、推介旅游、提升形象、加強交流、促進合作的目的。具體呈現三大特點:一是規模大。此次旅游考察活動有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臺灣國民黨政要、港澳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近百名華人華僑代表、臺灣中南部青年代表團及統一聯盟黨代表團、國內部分文化名人參加。針對來賓人數多的特點,確立了統一組織,以賓館為單位分組,按照方便來賓、科學合理的原則,分別推出了三條旅游考察線路,覆蓋了全市主要旅游景點和節會主要展館,同時,為確保來賓參觀有序進行,盡可能滿足來賓參觀要求,還采取分組分點、交叉參觀的方式,既減輕了景區一次性接待的壓力,又保證了來賓旅游參觀考察的質量,同時也體現了較好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二是服務優。為體現旅游考察活動服務特色,按照“講解是重點、服務是核心”的要求,抽調優秀導游員、優秀在校生、優秀在崗教師為來賓提供旅游綜合服務,充分體現了“天水白娃娃”的良好形象,加大了對導游員、駐酒店聯絡員、隨車聯絡員和景區聯絡員的培訓力度,規范了導游員的講解水平和服務人員的服務行為,提高了全體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水平,為來賓留下了深刻印象,獲得了來賓的一致好評。三是亮點多。本屆節會旅游活動促進了縣域旅游發展,突破了節會來賓以往僅僅集中在兩區參觀考察的先例,首次將甘谷大像山、秦安大地灣和武山水簾洞等縣域特色旅游產品納入本次考察活動重要內容之中,對提升縣域旅游知名度,促進全市旅游產業協調發展、打造全市特色旅游精品線路,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同時,舉辦了武山水簾洞世界摩崖大佛祈福游活動,為水簾洞景區聚集了旅游人氣,充分展示了水簾洞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提升了水簾洞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走進名城看天水”旅游考察活動成功舉辦,充分向外展示了我市的豐厚的旅游資源,宣傳推介了我市羲皇故里尋根祭祖游、百里石窟藝術走廊游、絲綢之路名城古韻游、隴上江南生態休閑游等旅游品牌。

 

  四、特色精品展等活動主題鮮明,重點項目簽約成績斐然
  天水特色農業和裝備制造業精品展達到預期效果,兩個展館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此次特色精品展展館設計特色鮮明,展銷產品品牌優勢明顯。特色農業展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為主題,彰顯“特色、品牌、綠色、發展”四個重點,突出展現了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甘谷、武山設施蔬菜及品牌建設,麥積區南山萬畝花牛蘋果,清水、張川草食畜規模養殖,秦安縣果品,秦州區農產品加工等六個亮點,推介了航天育種、武山蔬菜、甘谷辣椒、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櫻桃、清水薄皮核桃、張川清真食品八大品牌,展現了我市農業高新技術投資環境,進一步擴大了天水名特新優農產品知名度,必將加快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裝備制造業精品展以“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基地”為主題,以圖片和文字為主,輔以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展示了以裝備制造、電工電器為主的天水機械、電子、電器、輕工、建材等產業發展情況及節能和循環經濟取得的成果及“十二五”發展宏偉藍圖,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市裝備制造業的對外合作交流和產、學、研深度融合,有力加快工業轉型跨越發展步伐。兩展館開展以來,參觀來賓及群眾絡繹不絕,截止今天上午,展館共接待各界來賓及我市群眾參觀人員達15萬人次。6月23日,天水大型土地推介及拍賣會上,總面積2134.6畝的19宗土地推介后成功拍賣,出讓金達6.9億多元。節會工業項目簽約儀式上,15萬噸特種紙板、機械制造、中電投火電、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等總投資達144.27億元的30個項目成功簽約。節會期間,作為全市十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總投資5.3億元的馬跑泉公園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啟動。該項目建成后,馬跑泉公園將成為天水最大的城市水上休閑公園,與國家5A級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交相輝映,實現功能互補,對改善城市形象、提升麥積區城市品位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橋南建材杯”麥積區第二屆美食大賽上,經現場評選,產生獎項20個,其中金獎4個,銀獎8個,銅獎8個,隆重推出了麥積區十大名優宴席、十大特色小吃、十大優秀飯店。秦州商品展銷會及各地風味美食一條街,突出展示了我市特色旅游商品和地方名優新特產品。

  五、“節會”宣傳策劃有力,組織措施到位,為“節會”成功舉辦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進一步擴大了天水對外宣傳的影響力
  今年“節會”的新聞宣傳工作,以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為重點,展開了全方位、立體化、高密度、大容量的的宣傳報道,呈現出定位準、層次高、力度大、形式多、氛圍濃的特點,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內外新聞媒體,全面展示我市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發展優勢和產業重點,及時報道“節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和“節會”各項重點活動,以“節會”為載體,全方位宣傳我市加快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規劃,全力推進“1135”發展戰略的新舉措、新進展,進一步提升天水對外城市形象,為推動天水跨越式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強勢。

  “節會”前期,利用中央、省級主流媒體進行重點新聞、專版、專題、廣告宣傳。先后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甘肅日報》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刊發5個專版,制作播放電視專題10多期。從5月22日起,甘肅日報連續在一版刊登為期1個月的通欄標題新聞,甘肅電視臺投放為期1個月的滾動字幕廣告宣傳,擴大節會宣傳效果。6月8日、6月12日甘肅省新聞辦、天水市人民政府分別在北京、蘭州成功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省市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確定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網、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甘肅網、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香港文匯報、澳門華人報、甘肅日報、甘肅電視臺、甘肅廣播電臺等為“節會”合作宣傳媒體進行“節會”前期和“節會”期間的新聞、專版、專題、廣告宣傳。市內各新聞媒體、網站按照“節會”新聞宣傳方案,開設專欄、專題,利用專版、特刊等多種形式,深入廣泛宣傳報道“節會”籌備進展情況。據統計,“節會”前期,我市共接待中央和省內外記者30多批次,300多人次,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共刊發有關新聞稿件3800多篇(件)。

  “節會”期間,積極策劃組織媒體宣傳、網絡宣傳、社會宣傳等集中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道。“節會”活動受到中央和省內外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與支持。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經濟周刊、中國新聞播報、國際在線、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香港文匯報、澳門華人報、廣東電視臺、云南電視臺、山東電視臺、甘肅日報、甘肅電視臺、甘肅經濟日報、甘肅人民廣播電臺、蘭州晨報、蘭州晚報、西部商報以及天水日報、天水電視臺、天水在線等100多家中央、省內外媒體250多名記者組成強大的“節會”新聞宣傳陣容,參會報道。甘肅衛視現場直播公祭伏羲大典,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網、中國甘肅網、甘肅人民廣播電臺、天水廣播電視臺、天水在線等多家中央、省市媒體同時現場直播。央視新聞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網路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流新聞媒體對公祭伏羲大典進行了及時報道。“節會”新聞中心本著認真、負責、高效、務實的原則,積極主動為各新聞媒體記者服務,提供相關資料,加強聯絡協調,為各媒體記者高效有序的“節會”采訪宣傳報道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節會”期間,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網站共刊發“節會”報道稿件8600多篇(件),全國400多家網站發布了有關“節會”的各類圖文信息,網絡點擊人數達400多萬人(次)。通過“節會”宣傳,極大地提高了天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節會”社會宣傳氛圍濃厚。在市內外重點場所、交通要道設立大型廣告牌及宣傳版面55面,在市內近1000輛出租車車載LED顯示屏上設置節會宣傳語,在蘭州市天水路全段制作燈桿廣告、蘭大電腦城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公祭伏羲大典及伏羲文化旅游節宣傳廣告。同時,為進一步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美化城市環境,從4月底開始,在秦州、麥積兩區開展“市容百日集中整治”,動員各有關單位、駐軍和廣大市民積極支持、參與節會籌備,開展義務勞動,清理打掃環境衛生,自覺維護交通秩序,開展城區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及“當好東道主,辦好文化節”、  “爭做文明市民,維護天水形象”和“熱愛家鄉、建設天水”等主題活動,全力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記者朋友們,天水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充滿希望的新興工業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旅游資源、廣闊的市場空間,西部大開發特別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以來,我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必將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西端重要的增長極和西部地區投資興業的熱土、旅游觀光的圣地。我市將進一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省、市區域發展戰略,堅持把舉辦伏羲文化旅游節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不斷總結經驗,擴大規模,提高水平,辦出特色。我們真誠地希望和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各方朋友和新聞媒體記者一如既往地關注天水,報道天水,宣傳天水,建設天水,為實現天水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和天水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目標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霍衛平主持新聞發布會

攝影相關圖片
走進煙鋪櫻桃園(組圖) 走進碧玉溝(組圖) 鳳凰山論劍(組圖) 感受魅力清水(組圖) 天水在線走進秦安桃花園(圖) 天水在線聚焦穎川河流域(圖) 天水在線走進興豐鄉文藝演出 天水在線走進中梁鄉文藝演出 天水在線走進周莊村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