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就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隆重舉行之際,應香港大公報社、青海省政府新聞辦、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天路萬里行組委會邀請,天水在線參加“天路萬里行 ——兩岸四地主流媒體‘青藏高原新聞文化長征之旅’活動的記者也從天水火車站啟程,踏上為期30天的“天路"之旅。

巔峰體驗 激情穿越
穿越世界第三極,倡導綠色文明環保,守護人類共同家園
告訴世界一個真實而又神圣的青藏高原
天路(絲路)萬里行兩岸四地主流媒體“青藏高原新聞文化長征之旅”
主題詞
弘揚“兩路”精神 講述青藏故事
見證高原奇跡 抒寫時代贊歌
文化之旅 朝圣之旅 生態之旅 探秘之旅
體悟之旅 心靈之旅 圓夢之旅
一、組織機構
策劃發起:大公報社、天路萬里行組委會、青海明心書院、青海永錄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聯辦單位:大公報社、香港新聞聯會,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青海明心書院,青海永錄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青海省旅游局,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青海省廣播電視臺,青海湖管理局,青海省民宗委,青海新聞攝影學會,青海省攝影家協會,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中國散文學會,北京老子書院,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可可西里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
協辦單位: 青海佳和國旅,青海海暢傳媒,北京久昌義和文化傳媒,北京博翰時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省湖南商會,青海云際漫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青海吐谷渾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青海柏域藏香香廠,青海高原一朵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青海海東市積分寶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大通老爺山感應寺,山東五征集團公司,五征汽車公司,山東省五蓮縣五蓮山、九仙山、大青山風管委,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市金螞蟻涂料有限公司等。
承辦單位:香港大公報青海辦事處、青海明心書院、青海永錄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青海省青海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
參與媒體:大公報、大公網、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新聞社、中國通訊社、香港《文匯報》、《香港商報》、香港《成報》、澳門《市民日報》、亞洲衛視、鳳凰衛視、青海廣播電視臺、青海日報、青海廣播網絡電視臺、《睛彩青海》電視頻道、湖南衛視、湖南都市頻道、臺灣中天電視、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騰訊網(微博)、新浪網(微博)、天水在線、西海都市報、青海新聞網、西寧晚報、西寧電視臺及西藏、云南、四川相關媒體等。
領導小組: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聞聯主席、大公報董事長兼社長姜在忠和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等擔任領導小組組長。
二、活動背景
2014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展。
習近平同志指出,這兩條公路的建成通車,是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對推動西藏實現社會制度歷史性跨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鞏固西南邊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年,10多萬軍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團結奮斗,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60年來,在建設和養護公路的過程中,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習近平強調,新形勢下,要繼續弘揚“兩路”精神,養好兩路,保障暢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終成為民族團結之路、西藏文明進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60多年前,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眾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組成了11萬人的筑路大軍,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奮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軀高原,于1954年建成了總長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結束了西藏沒有現代公路的歷史,在“人類生命禁區”的“世界屋脊”創造了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鑄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在改造、整治和養護過程中,一代代交通人秉承傳統,以路為家,不斷豐富和發展了“兩路”精神,為西藏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60年來,國家先后投入97億元對川藏、青藏公路進行大規模改造,公路建設者和科研工作者攻克了多年凍土公路、橋梁建設和養護等多項技術難題,實現了兩路全部黑色化。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區和武警交通部隊組建專門養護機構,保障了兩路暢通。長期以來,國家調撥支援西藏經濟建設95%的物資、支援西藏的重點工程和援建項目以及抗震救災、青藏鐵路建設等重點工程的大型設備,都是通過公路運進西藏。
黨中央對西藏的戰略定位: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三、活動宗旨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弘揚“兩路”和“絲路”精神,激揚理想信念,助推藏區發展。
“兩路”精神,感天動地,是用生命凝練出來的,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召力。
“天路”-“絲路”,溝通了藏區和祖國內地,也架起了一座座致富的“金橋”。通過開展“天路-絲路萬里行——新聞文化長征”活動,宣傳大美青藏、服務青藏人民,助推青藏高原特產、宗教文化和有著鮮明藏區特色的風土人情,從“天路”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促進藏區兒女與內地群眾共同分享改革開放成果。
四、活動主題
這里是地球上離天最近的地方。
青藏高原,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區、四川省西部以及云南省部分地區,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省部分地區。整個青藏高原總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面積25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青藏高原,一向以其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聞名于世,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游的勝地。而位于青藏高原地區形形色色的自然保護區,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態環境最奇特、生物資源最豐富的自然資源寶庫,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通過兩岸四地主流媒體、文化機構、專家學者共同開展“天路萬里行——新聞文化長征”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文化自信、政治自信、生態自信、地理自信,打破對外宣傳壁壘,打造媒體大平臺,構造青藏高原地區特有的外宣新體系,堅持內容為王,實現宣傳聚合聯動,增強吸引力和關注度。
香港《大公報》社,“背靠祖國,立足香港,面向世界”,秉承以忘己無私、文人論政、文章報國的宗旨,充分利用“境外視角、中國觀點、世界表達”優勢,為海內外華人、廣大讀者服務,與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等黨委政府宣傳機構聯合組織兩岸四地主流媒體、文化團體,運用平面、網絡、視頻、新媒體等現代新聞傳播手段,組織開展即將影響世界的“天路-絲路萬里行”大型系列全媒體“新聞文化長征”活動——告訴世界一個神圣而又真實的青藏高原。
五、合作基礎
百年《大公報》,是中國辦報歷史最長的報紙,素有為國家興亡和人民福祉鼓與呼的光榮傳統,110多年來,一直在為中華民族擔負著“記錄歷史、推動歷史”的光榮使命。《大公報》是黨和國家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在110周年華誕慶典之際,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都紛紛致賀。目前《大公報》已遠銷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公網》日點擊率達5千多萬人次、讀者面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國內享有崇高的聲譽。
在國家深化改革的新常態背景下,擔負重要使命的《大公報》,作為國家立足香港的外宣輿論喉舌,與青海、西藏、云南、四川宣傳部門、文化機構結為戰略合作伙伴,正逢其時。《大公報》可利用自身百年長盛不衰的品牌影響力,聯合港澳臺的愛國媒體在對青藏高原地區的正面形象宣傳、特色產業推廣等方面助上一臂之力,成為各省區走向世界的優秀橋梁和伙伴。
六、組成人員
參訪團成員由有關黨政機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兩岸四地相關主流媒體領導和記者,相關生態保護專家、文化學者、作家、詩人、藝術家、攝影家等。
七、活動日期
2015年9月8日青海西寧市集結,9月9日啟程,預計用時30天左右。
八、活動內容
(一)大體路線:
西寧出發→青海湖→都蘭→格爾木→昆侖山口→可可西里→五道梁→唐古拉山→那曲→阿里→岡仁波齊→珠峰大本營→日客則→拉薩→林芝→墨脫→然烏→左貢→德欽→香格里拉→稻城→理塘→雅江→康定→成都,大約活動行程在30天左右。(詳細路線圖及活動日程視行動實情而定)
(二)主題活動:
1、西寧:舉辦隆重熱烈的出發儀式。
2、青海湖:“祭拜圣湖 祈福中華”活動(呈現佛教文化形式)。
3、都蘭縣:“天路-絲路萬里行”進藏儀式(效仿當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受中央委派送班禪大師進藏在都蘭班禪行宮舉行進藏儀式)。
4、格爾木:將軍樓前“重溫天路歷史 緬懷將軍功勛”紀念活動。
5、昆侖山:“敬拜昆侖 祈福中華”活動(呈現道教文化形式)。
6、唐古拉山兵站:慰問最可愛的人,感受天路兵魂。
7、珠峰大本營:“詩會珠峰,祈福中華”。
8、岡仁波齊:“敬拜神山,祈福中華”(體現民族文化形式)。
9、拉薩:集體采訪西藏自治區主要領導;兩岸四地媒體和文化代表共同倡議“祈福中華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吉祥”(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會形式)。
10、成都:舉辦隆重熱烈的收官儀式。
(三)報道形式:
采取報紙、雜志、網絡、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同步的“全媒體行動”,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組合式報道。
《大公報》、《大公網》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開辟專欄、專版,進行系列紀實報道。相關各電視臺全程拍攝新聞或紀錄片。各媒體依照自身特點和優勢進行特色報道。作家、詩人、攝影家以各自獨到的視角,將一路所見所聞的真情實感,傾注筆端與鏡頭之中,創作出最新最美的作品。
(三)后續工作:
1、組織評選“天路萬里行”新聞獎,向獲獎作者頒發金、銀、銅獎和優秀獎。
2、組織評選“天路萬里行”特別貢獻獎,向為此次活動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頒發。
3、匯編出版《天路萬里行》圖文并茂彩印圖書。
4、全程攝制《天路萬里行》紀錄片。
“天路(絲路)萬里行”行程安排表
(共計28天左右)
第一天 所有隊員在西寧報到集結。在西寧市區內自行參觀游覽,感受夏都的風土人情及市區概況,對高原氣候做一個適應性調整,放松心情,準備踏上天路萬里行的征程。
第二天 西寧—青海湖—都蘭(9:00出發行駛151公里于11:30分到達青海湖用中餐,中餐后12:30分參觀青海湖1.5小時,14:00分出發再行駛260公里于18:00到達都蘭。) 早餐后8:30在西寧出發儀式結束后,隨著“天路萬里行出發”一聲令下,車隊開始踏上我們的越野探險采訪和考察之旅。首先經湟源峽游覽文成公主進藏駐足地,摔破日月寶鏡的日月山,這里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分水嶺,是農業區與牧業區的分界線,在青藏高原上有重要的意義。后赴文成公主眼淚幻化而成的倒淌河,中午到達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游覽完后,乘車前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名的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入口的都蘭縣參觀,了解神秘的都蘭熱水古墓以及都蘭的歷史文化。晚上在都蘭入住酒店。
第三天 都蘭—格爾木(全天里程340公里,行程游覽時間約5小時,于14:00到達格爾木,餐后入住酒店休息,為明天赴下一站做準備。) 8:30早餐.9:00驅車前往格爾木。一路上我們游覽青海的無限美景,走在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空曠的草原上,極速奔馳的越野車,行駛在大美青海的懷抱中,是一種非常美的感受。在這里我們可以盡情的游樂、拍照,放松心情,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兵城——格爾木。
第四天 格爾木—沱沱河(全天里程420公里,行程游覽時間約7小時,在西大灘用午餐,于17:30分到達沱沱河兵站,注意全程限速。) 8:30分早餐,9:00出發前往沱沱河,途徑戈壁兵站——納赤臺。到達納赤臺后,稍作短暫的休息,適應一下高海拔的氣候,在這里感受神話之源——昆侖山的的蒼茫與神圣,然后繼續我們的旅途,沿著青藏公路一直前行穿越昆侖山(海拔4732米),感受“萬山之宗,神話之源”——昆侖山的博大與精深后,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沿途可看到高原上的精靈——藏羚羊。晚上抵達沱沱河兵站,體會中國軍人奉獻青春、守衛邊疆的可愛與堅毅,并為翻越第二天的昆侖山做思想和身體的準備。
第五天 沱沱河—那曲(全天里程42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7小時,在安多用中餐,因此路段限時、限速,路面不好,所以到達那曲的時間不定。) 7:30分早餐,8:00出發翻越第二座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它是青海與西藏的分界線,由此我們踏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秘境西藏。晚上到達那曲,入住酒店。
第六天 那曲—拉薩(全天里程330公里,因此路段限時、限速,路面不好,所以到達拉薩的時間約7小時。) 6:30早餐,7:00出發前往日光城——拉薩,有采訪活動,活動后回酒店充分休息。
第七天 拉薩—班戈(全程里程358公里,行駛時間約10小時,在當雄用中餐后途經納木措抵達班戈。) 6:30早餐,7:00出發前往當雄,當雄縣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縣,藏語意為“挑選的草場”,隸屬拉薩市。當雄縣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納木錯東南,藏南與藏北的交界地帶,面積10036平方公里,途中參觀三大圣湖之一、我國第二大咸水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泊——納木錯(海拔4770米),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晚入住班戈。
第八天 班戈—改則(全程里程約700公里,行駛時間約11小時,尼瑪用中餐,此路段路況差、路程長,行程可能會延時,到達改則時間不定,看隊員身體狀況而改變宿營地。) 迎接我們的將是藏北的荒涼與狂野,我們將去體驗與野生動物一起在荒原里狂奔的樂趣。晚入住改則。
第九天 改則—噶爾(全程里程497公里,行駛時間約10小時,途經革吉、抵達噶爾住宿。) 在初升的旭日陽光中,我們在無人的曠野中狂奔,心情也和這飛轉的車輪一樣興奮激動,山是孤獨的,荒野是孤獨的,整個世界是變幻的,心是寂寞的。晚上入住酒店。
第十天 噶爾—札達(全程里程370公里,行駛時間約8小時,從噶爾出發,往北前往日土后,原路返回噶爾用中餐,中餐后前往札達。) 日土縣地處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區西北部,是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北靠新疆和田地區,西與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接壤,是新疆進入西藏的北大門,總面積75400平方公里。班公湖,位于縣城以北約13公里處, 班公湖上風光迷人,景色奇麗,歷來為探秘旅游者的向往之地。著名的高原鳥島就在該湖之中,每年5-9月份,班公湖鳥島成為西藏最佳的觀鳥旅游地點,吸引著大量游客特別是外國游客來此觀光旅游。倫珠曲典寺,距日土縣城12公里,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該寺在日土歷史上的地位顯赫,加之環境優雅,風景秀美,前往朝圣和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岡底斯山,又名“喀拉斯”,海拔6800多米,自古以來是中亞和東南亞各地人們仰慕、朝圣和旅游的圣地,沿著以喀拉斯為中心的朝圣線路,布滿了眾多歷史悠久的文化遺跡,點綴了這座世界級神山。邦達措,亦稱“雅西爾湖”、“雅協措”。意為“懸懷湖”、“懷掛湖”。在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4902米,面積103平方公里。屬鹽湖。湖的周圍為天然牧場。此外,日土宗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國家級羌塘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巖畫主要是指用堅硬的石頭或其它硬物在巖面或巖石上刻鑿而成,線條筆劃有深有淺,還有少數彩繪畫面。位于西藏西北邊陲阿里地區的日土縣是中國巖畫發源地,有“中國巖畫之鄉”之美譽。日土縣共有巖畫景點13處之多,日土巖畫獨具民族特色,主要分布在日土鎮、日松鄉、多瑪鄉和熱幫鄉。
第十一天 札達—普蘭(全程里程232公里,行駛時間約6小時,晚住宿普蘭。) 扎達土林位于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扎達土林地貌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萬年的地質變遷。地質學家考證,一百多萬年前,扎達到普蘭之間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線遞減,沖磨出“建筑物”的層高,歷經風雨侵蝕,在壁立陡峭的山巖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樣。水平巖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陡峭挺拔,雄偉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峽谷中靜靜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夢游一個奇幻無比的世界。明麗的晚霞賦予土林生命的靈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樓、一頂頂帳篷、一層層宮殿,參差嵯峨,儀態萬千,面對著大自然的杰作真讓人驚嘆不已。
第十二天 普蘭—仲巴或薩噶(全程里程460公里,行駛時間約8小時,住宿仲巴或薩噶。) 普蘭縣地處西藏自治區西南部 普蘭縣、阿里地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的峽谷地帶,岡底斯山和西喜馬拉雅山之間,及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 ,是邊境縣之一,地理坐標東經80°27″-82°30″北緯30°00”-31°13”,是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普蘭的科迦村,沿村走8公里,便是中尼邊境的協爾瓦。協爾瓦村隔河與尼泊爾相望。面積125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萬畝。
第十三天 仲巴或薩噶—定日(全程里程200公里,行駛時間約5小時,晚住宿定日。) 仲巴縣隸屬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地處中國的西南邊陲,日喀則市的最西端,喜瑪拉雅山以北,馬泉河兩岸,西銜阿里普蘭縣,北靠阿里地區革吉、改則縣,東鄰阿里地區措勤縣和日喀則市薩嘎縣,南與尼泊爾接壤。仲巴縣總面積43594平方公里,轄1個鎮、12個鄉,2萬多人。雅魯藏布江發源于仲巴縣境內的杰瑪央宗冰川,正被列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仲巴縣的經濟主要以畜牧業為主,飼養綿羊、山羊、牦牛、馬。定日縣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邊陲,地處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北麓珠峰腳下,東鄰定結、薩迦兩縣,西接聶拉木縣,北連昂仁縣;東北靠拉孜縣;南與尼泊爾接壤。定日縣駐地協格爾海拔4300米。定日縣平均海拔5000米。定日縣國土總面積約1.40萬平方公里。晚入住定日充分休息做好第二天去珠峰大本營的準備工作。
第十四天 定日—珠峰大本營—日喀則(全程里程325公里,行駛時間約10小時,途經拉孜、吉定前往日喀則。) 今天是全程中最辛苦的一天,早上4:00起床4:30出發前往珠峰看日出,在珠峰大本營用中餐(中餐為、泡面、火腿腸、咸菜、面包)趕往日喀則,晚上入住日喀則。
第十五天 日喀則—拉薩(全程里程260公里,行駛時間約7小時途經曲水抵達拉薩。) 早餐后8:00驅車赴西藏文明的發源地——山南地區。遠觀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咸水湖——羊卓雍措,湖水如羊脂般清澈,湛藍的湖水與遠方的雪山連為一體,極具特色的藏民族村落、遍地的牛羊,一路走來,心曠神怡,沿途觀賞雪巴拉山,冬古拉山、日喀則平原風光。午餐后,前往卡若拉冰川,巨大的冰川從山頂云霧飄緲處,一直延伸到離公路只有幾百米的路邊,晶瑩幽藍中,捎來幾許涼嗖嗖的感覺。雖然由于長年受公路上灰塵的影響,冰川整體呈黑白分層形態,但冰川上半部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副巨型唐卡掛在山壁上,熠熠生輝。經過素有英雄城之稱的“江孜古城”。客人游覽“后藏”第一寺廟——扎什倫布寺班禪新宮。扎什倫布寺為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歷代班禪的駐地,曾經是后藏的政權統治中心。
第十六天 (全天在拉薩市內,時間不限。) 早餐后參觀世界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該宮為公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而建。氣勢宏偉、規模龐大、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利中心,分為紅宮和白宮,紅宮是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及各類佛堂,白宮是達賴喇嘛的東宮,是舊時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在廣場上可拍攝布達拉宮的全景。下午參觀建于公元七世紀的大昭寺和西藏最古老的八角街自由市場。之后回酒店休息。
第十七天 拉薩—林芝(全天里程44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較長約10小時,但路況很好,海拔較低,在松多用中餐。) 7:30早餐,8:00從拉薩起程,經達孜平原穿過5018米的米拉雪山,駛向海拔近2900米有西藏九寨溝之美譽的西藏江南——林芝,游覽西藏最美麗的湖泊——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晶瑩秀美,宛如世外桃源又似人間仙境。后驅車前往林芝八一鎮,沿途可欣賞距八一鎮4公里的號稱“世界柏樹王”巴結鄉巨柏林,全是兩排柏楊裝點著的柏油公路,晚入住八一。
第十八天 林芝—墨脫(全天里程59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11小時,路況好,在魯朗用中餐。) 8:00早餐,8:30分從八一鎮出發,沿途參觀有2500年歷史的見證人-林芝柏樹王和巨柏林;沿山路而上翻越海拔4702米的色季拉山,在山頂,遙望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冠的南迦巴瓦峰如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原始森林環抱的魯朗高山牧場一片歐陸風光。中餐品嘗藏地金牌美食——魯朗石鍋藏雞。途經帕隆藏布江與易貢藏布江兩江交匯處、排龍門巴民族鄉,林芝通麥天險,易貢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崗鄉自然保護區前往“綠海明珠、冰川之鄉”波密,沿途行進通麥天險。行進在那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間,那鬼斧神工、潑墨山水,那冰川絕壁、雪山云霧,令人驚嘆不已,之后前往墨脫,墨脫縣位于西藏的東南部,屬雅魯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帶,是藏傳佛教的圣地之一。墨脫,在藏傳佛教經典中稱“博隅白瑪崗”,意為“隱藏著的蓮花”,據說全域地形極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臥圖,因此又有說法這里是金剛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軀幻化出的,被藏傳佛教信徒視為圣地。相傳九世紀時蓮花生大師受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之請遍訪仙山圣地,到了這里發現此處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宏法,并取名“白瑪崗”。多年來,墨脫憑借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罕見的珍稀動植物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科學考察者和徒步愛好者來到這里,晚入住波密(早的話住墨脫)
第十九天 墨脫—然烏(全天里程30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8小時,在波密用中餐。) 8:00早餐,8:30分前往抵達藏地必去的小城——波密,午餐后赴然烏湖,晚餐品賞藏地頭牌美食——波密魚。然烏湖是雅魯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頭。它的北面有著名的來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邊。每當冰雪融化時,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烏湖經常保有豐富的水源。然烏湖邊是綠草茵茵的草場和綠油油的莊稼;湖邊山腰上則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顏六色的杜鵑花和灌木叢林帶;山頂則是終年不化,重重起伏的雪山。之后回然烏鎮休息,晚入住然烏。
第二十天 然烏—左貢(全天里程30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7小時。) 8:00早餐,8:30分從然烏出發,經著名的九十九道拐下行到怒江邊,翻越橫斷山最大的天險——怒江山,山口海拔4839米。經過海拔在4400米的邦達,川藏南線和北線的交會處,北通昌都,西至林芝、拉薩,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藏東唯一的機場就建在開闊的邦達草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到達左貢,在八宿用中餐。
第二十一天 左貢—德欽(全天里程38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9小時,在芒康用中餐,沿途風景幽美。) 8:00早餐,8:30從左貢出發前往飛來寺,飛來寺建筑高低錯落,殿堂屋宇呼應配合。全寺由子孫殿、關圣殿、海潮殿、兩廂、兩耳、四配殿組成。寺內的安排具有三教合一的特點。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飛來寺的建筑主體——海潮殿的建筑雕刻藝術。大殿為單檐懸山頂,七檀抬梁式結構,通面闊三間,整座大梁,梁架規整,為較大園木構成,檐頭樸實疏朗,檐柱立于一巨大須彌座柱礎上,座束腰處鐫刻有人物、花卉及其它紋飾的浮雕圖案。檐下木雕柔麗,清幽別致,殿前格扇齊備,欞花紋樣精巧,雕工純熟洗煉。進入大殿內,讓人目不暇接。正殿依照山勢鑿成平面,借助山體形成一壁,至今仍然堅固壯觀。匠人在山石上鑿出海潮大殿的雕刻主體——海潮龍王送女出嫁圖。畫面左邊塑有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右邊塑有《西游記》人物故事,無不精妙絕倫、逼真入神。飛來寺正對卡瓦格博峰,上建有“中日梅里雪山登山勇士殉難”紀念碑和一座佛塔,紀念碑是為紀念1991年1月4梅日梅里雪山登山隊的17名遇難登山隊員而立的。佛塔則是為了紀念十世班禪視察德欽所建。梅里雪山觀景臺位于214國道旁,從飛來寺步行前往,10—20分鐘可到。
第二十二天 德欽—香格里拉(全天里程18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4小時。) 7:30早餐,8:00從德欽出發前往神秘的香格里拉,沿途游覽長江第一灣,江流到此成逆轉,奔入中原壯大關,停留拍照約15分鐘;游覽氣勢磅礴的世界峽谷之最——虎跳峽;午餐后乘車至香格里拉觀賞雪山對峙,草原廣闊,河谷深切,茶馬古道的迷人風光,晚餐后入住酒店。
第二十三天 全天在香格里拉走訪、活動。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區域,是國家“三江并流”風景名勝區的一顆明珠,地處迪慶香格里拉腹心地帶。是一片人間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凈土,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縣城。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點24個,是一個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富集區域,是國家八大黃金旅游熱線之一。迪慶不僅有西藏高原雪山峽谷的風貌和藏族風情,還可領略到內蒙古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般的壯麗景色。海拔3280米的香格里拉,將可讓來自低海拔國家和地區的人士,更舒服自在地觀賞大自然美景和領略民族風情,而不必擔心發生“高山反應”。皚皚雪山、廣闊無垠的草原、鮮紅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
第二十四天 香格里拉—稻城(全天里程33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7小時,在鄉城用中餐。) 8:00早餐,8:30從飛來寺出發前往稻城,稻城亞丁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南方,它沉睡在歲月的冰河中,方圓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存留著大自然最古老的記憶和最純真的臉龐。稻城亞丁以其獨特的原始生態環境,雄、奇、秀、美的高品位自然風光而聞名中外,它那被時光遺忘,千萬年來,日升日落,默默地守著自己曠世的美景。原始風貌保存較完整的它,加之獨特的自然景觀,被譽為“最后的香格里拉”,是“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是擁有驚世風光的雪域圣地。“香格里拉”一個美麗的名字。在英語里它代表“遙遠而迷人的地方”;在法語中的意思是“人間仙境”;西班牙語為“天堂”;而漢語則解釋為“世外桃源”。這個地方在哪里?人們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它就在四川的稻城。第一個發現稻城亞丁的是美國傳教士瑟夫·洛克,1928年,他從云南麗江出發,經四川木里縣到達稻城并把所拍到的照片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但他當時并未發現他到的是稻城,而一直認為是云南中甸。直到1996年,有關專家才確認洛克所到之地“香格里拉”乃稻城亞丁。晚入住稻城。
第二十五天 稻城—雅江(全天里程28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7小時,在理塘用中餐。) 8:00早餐,8:30由稻城出發,觀稻城傍河風光,觀萬畝楊樹森林公園(這可是攝影的好地方)、翻越波瓦山(海拔4400米)——迪西塘草場,再沿流水滔滔的赤土河谷前進,沿赤土河谷觀賞原始的高山、峽谷、河流、森林、飄動的經幡、神奇的瑪尼堆,藏傳佛教寺廟——貢嶺寺(六百余年歷史),經日瓦鄉至亞丁村,觀亞丁三座雪山之首仙乃日(藏語意為:觀音菩薩,海拔6032米),此后可以選擇徒步去青蛙海或珍珠海等景點(因此景點與次日去諾絨牛場、牛奶海、五色海等景點的路線相反),前往亞丁自然保護區,朝拜神山古寺——貢嘎沖古,轉千年瑪尼堆,拜卓瑪拉錯神湖現前世來生,朝拜仙乃日神山(海拔6023米),遠眺下諾多吉神山(海拔5958米),央邁勇神山(海拔5958米),觀賞野生植物、高山雪山、森林、冰川、湖泊、河流,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然妙趣。讓神山圣水與心共呤,盡情沉醉在夢幻之地。這就是最后的香格里拉!下午告別三座圣山,一步一步遠離最后的香格里拉,重溫醉人的自然風光(騎馬游覽亞丁風景區:如欲朝拜珍珠海,牛奶海,落絨牛場等則費用與安全自理),之后赴新都橋。晚飯后入住酒店。
第二十六天 雅江—海螺溝(全天里程28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6小時,在康定用中餐。) 8:00早餐,8:30雅江出發前往康定,位于川西貢嘎山北端跑馬山麓,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高原古城。康定古稱打箭爐,蜀漢時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遣將郭達在彼處(今康定)造箭得名。“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喲;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一首《康定情歌》將康定唱響于大江南北。古城三山環抱,二水夾流,折多河貫穿城中,富有民族風格的各式建筑錯落有致地散布于河兩岸。悠悠民歌聲,翩翩民族舞,使這里極富高原民族風情特色。康定,既是情歌的故鄉,又是茶馬互市的重鎮,鍋莊文化的發祥地。雄偉的雪山,晶瑩的湖泊,蒼翠的森林,碧綠的原野,熾熱的溫泉……海洋季風順著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蜿蜒而至,使這里雨量充沛,云霧常生。冰川與森林共存是康定獨特綺麗的景觀。康定,不僅風光獨好,也是全甘孜州旅游的中轉站。康定康定縣是甘孜州東部開放開發縣,已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國人開放縣,被四川省列為旅游觀光城市。國家級貢嘎山風景名勝旅游區的重要景點大多分布在縣境內。跑馬山、野人海 (木格措)、塔公寺聞名海內外,中外游人絡繹不絕;縣境內匯集了登山探險、游覽觀光、休閑避暑、溫泉沐浴和宗教朝圣等旅游內容。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和古樸神奇的民風民俗令游人流連忘返,康定正成為祖國大西南一條新興的旅游熱線。重要景點:貢嘎山、木格措、跑馬山、塔公草原、新都橋。“張大哥”牦牛肉干、綠色食品“青豌豆”、松茸被列入《中國名優商品大辭典》;民族工藝品倍受人們青睞,康定銀器、藏族服飾享譽于世。在這里可以體驗到藏歷新年,聽地道的《康定情歌》,乘車赴海螺溝,海螺溝位于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于世。晶瑩的現代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鋪瀉而下。飛起三百萬,將寂靜的山谷裝點成玉潔冰清的瓊樓玉宇;巨大的冰洞、險峻的冰橋,使人如入神話中的水晶宮。特別是舉世無雙的大冰瀑布,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大出十余倍,瑰麗非凡。晴天月夜,景象萬千,令人一見之后,終生不忘。海螺溝有“一溝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征,冬暖夏涼,云霧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0毫米。海螺溝四季可游,不受氣候和景觀條件的限制,是理想的旅游、度假、療養、登山、科考、探險的好去處。海螺溝是亞洲最東低海拔現代冰川發現地,海拔2850米。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寬0.5米-1100米,是中國至今發現的最高大冰瀑布。
第二十七天 康定—成都(全天里程350公里,行駛游覽時間約6小時,在雅安用中餐。) 8:00早餐,8:30海螺溝出發前往目的地成都,途經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的雅安,是四川旅游西環線和香格里拉環線上的客源樞紐,交通樞紐和重要門戶。以雅州廊橋、雅安大橋、青衣江大橋等為代表的十余座造型獨特、風格迥異、別致新穎、古樸典雅的橋梁將南北城區連成一片;沿江分布的以不同主題建設的城市休閑公園,樹木蔥籠,綠漫翠染,雅致秀美,自然巧妙而又不失深邃厚重,無不彰顯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人文、自然風貌、民俗風情。青山環抱、滿目蒼翠、清江碧水的景致,青衣江等4條江河穿流于城區,使雅安城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婉約美與浪漫美。置身于水在城中,城在山中,路在綠中,人在花中的雨城,更使人倍感和諧融洽、愜意舒適。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彩燈齊明,古樹 飛橋,流光溢彩,江河湖面,波光鱗鱗,五光十色,城市融匯在一片安謐、祥和的氛圍中,繁華而不喧囂,華麗而不妖冶,絢爛而不俗媚。整座城市無處不顯露著獨特的“青山疊翠、綠水映波、古樹垂蔭、雅雨如詩、名城似畫”的魅力與風采。最終到達成都,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成都兼有山景、成都平原以及丘陵之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均氣溫1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成都土地肥沃、水利先進,物產十分富饒。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南與眉山相連,西與雅安、阿壩接壤。成都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幅員面積12390平方公里。成都是一座悠閑灑脫的城市,鮮花點綴的古都。 在成都舉行“天路萬里行”閉幕儀式。
第二十八天 “天路萬里行”活動圓滿收官,全體隊員從成都各自返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