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歷史 呈現后人
百家網媒采風團聚焦天水攝影雙年展

6月22日,在2016(丙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落下帷幕之際,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王登渤,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攜同來自全國百家網絡媒體天水行采風團一同觀看了“影像絲綢之路——天水攝影雙年展”,并就舉辦攝影雙年展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等問題現場作了解答。

一百多名網媒新聞工作者徜徉在見證悠長歷史的攝影作品中,仿佛來了一次穿越歷史的旅行。2000多幅攝影精品以新穎多樣的表現形式和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定格歷史足跡,記錄社會變遷,描繪發展脈搏,展現風土人情。這些展示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歷史古跡、人文風貌的攝影作品令網媒新聞工作者大飽眼福,受益匪淺。

(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王登渤接受記者采訪)
王登渤說,天水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她獨具的風貌吸引著無數文人前來獵奇探幽、尋根追夢。這次攝影雙年展,它所包容的內容豐富多彩,特別是像反映關隴大道關山的這一組照片,具有很高的史料、歷史和藝術價值,在全國來說具有很高的水準。
“照片是歷史的印跡,記錄歷史、呈現后人。”王登渤說,這次攝影作品反映出的一些對現代文明狀態思考的照片,很抓眼球。一些國外攝影家的作品,作者對攝影藝術的理解,對文化形態的認知和感受,讓人很有啟迪。本次絲綢之路攝影展體現了包容共建的內涵,它作為連接絲綢之路的載體,讓攝像家盡情發揮攝影水平,更好地詮釋絲綢之路的全貌。

(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接受記者采訪)
王正茂說,習總書記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這不僅是國家戰略,也會影響世界格局。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以影像的方式,把“一帶一路”的影像資料保存下來,傳承下去,這是我們在天水絲綢之路結點城市搞雙年攝影展的初衷,通過記錄歷史,傳承歷史,通過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更好地傳遞文化攝影的魅力,呈現歷史的偉大變革。

(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正茂接受記者采訪)

(全國百家網媒聚焦“影像絲綢之路--天水攝影雙年展”)

(全國百家網媒聚焦“影像絲綢之路--天水攝影雙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