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在線西安報道 天水西秦腔研究院新編歷史秦腔劇《大秦文公》繼12月16日在古城西安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首場演出后,以其設計精美,場面宏大,氣勢恢宏,唱腔優美備受西安各界關注和好評,17日晚第二場演出再次引爆劇場。

演出前,陜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廣智在劇場接見了天水市出席本次活動的有關領導,看望了劇組主創人員。全國政協委員、西部機場集團原黨委書記何喜奎,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美協主席、一級美術師王西京,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維俊,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蒲軍,市政府副市長張建杰等和西安秦腔愛好者一起觀看了演出。

當晚的演出在豪放、古樸、凝練的開場舞《邊陲》中徐徐拉開帷幕。 該劇在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文化表演獎”、“白玉蘭”獲得者邊肖,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秦腔四小名旦袁丫丫以及國家一級演員、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副院長常小紅,國家一級演員段藝斌等秦腔名角的精彩演繹下,人物刻畫準確到位,情感真摯,唱腔或婉轉嘹亮或鏗鏘有力,激昂奔放,韻味十足,極富藝術感染力,使整臺戲充滿歷史的厚重感和蕩氣回腸的英雄氣概,給觀眾以強烈的的藝術震撼和美妙的藝術享受。現場觀眾反響熱烈,喝彩聲、掌聲此起彼伏,經久不衰,氣氛溫馨感人。

陜甘兩省地理相近,人文相親,地脈與歷史淵源造就了相似的文脈,秦腔作為西北五省區流行范圍最廣的地方戲曲劇種,更是深受兩省人民群眾的喜愛。此次“秦文化交流演出”活動在西安的成功舉行,不僅展示了甘肅近年來戲曲文化發展繁榮的成果,更將進一步促進陜甘兩省秦腔藝術的廣泛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秦文化的影響力。

《大秦文公》以秦國先祖幫助周平王東遷洛邑為背景,以秦襄公、秦文公勵志向東發展為奮斗目標,以秦國早期發展中的內憂外患為線索,以民族融合過程中的愛恨情仇為題材,劇情跌宕起伏、場面宏大壯觀、舞美設計精致,很好地展現了赳赳秦人富國強兵的悲壯歷程,秦國先祖依法治國的戰略思想,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宣傳性,是舞臺藝術經典之作。

《大秦文公》是天水市2014年確定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重點文化工程,自2014年8月首演以來,已在北京、上海、石家莊、寧夏、蘭州、天水、銀川等地成功演出80余場,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在北 京、上海等地舉辦的專家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更是給予該劇高度肯定。整臺戲藝術構思新穎,故事情節感人,舞美設計大氣,音樂制作精美,唱腔優美,融進了現代青年觀眾喜愛和接受的因素與音符,與厚重的天水的歷史文化相融合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該劇于2014年8月參加寧夏銀川舉辦的第七屆中國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榮獲“優秀劇目獎”,并被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列為2015年全省重點文藝創作生產資助項目,沖刺“五個一工程”獎備選劇目。2016年1月榮獲甘肅省推進戲劇大省建設優秀劇目展演最高獎“特別獎”、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等七項大獎。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現場觀眾)

(采訪現場觀眾)

(采訪現場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