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在甘肅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在天水市武山縣灘歌鎮本深溝村啟動。

甘肅省政協委員、民革甘肅省委會副主委、西北師范大學經管學院院長楊立勛,甘肅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巡視員張治科,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調研員茍鴻沛,省科協學會部副調研員高振林,民革甘肅省委會宣傳處處長孫遜,民革甘肅省委會宣傳處主任科員潘軍鋒,省科協學會部主任何來喜,甘肅省心理咨詢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莫興邦博士,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辦公室主任狄保珍,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曉琴,天水市政府副市長、民革天水市委會主委霍衛平,天水市政協副主席王振宇,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縣政協主席李曉東、縣委副書記閆斌、縣政府副縣長令軍強,天水市、武山縣和灘歌鎮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武山縣灘歌鎮的80位農村困難留守婦女和社會各界人士150多人參啟動儀式。

▲甘肅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巡視員張治科宣布活動啟動
甘肅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巡視員張治科宣布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啟動。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致辭。啟動儀式由天水市婦聯副主席何忠蘭主持。

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在致辭中指出,尊重婦女、關愛婦女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武山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婦女工作,始終堅持把困難婦女脫貧致富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健全完善服務關愛機制,大力實施巾幗脫貧、巾幗維權、創業技能培訓等各類活動,全縣婦女各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脫貧致富能力顯著增強,廣大婦女在武山經濟社會發展中創造了光輝業績,展現了“半邊天”的別樣風采。
扶危助困,傳遞的是愛心,種植的是希望。實施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免費為農村留守婦女提供安全教育、健康診療、技能培訓、能力提升、情感調適等方面的志愿服務,這種心系群眾、樂善好施的精神讓我們由衷敬佩,也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婦女工作增添了動力。
武山縣委、縣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把促進婦女事業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實做好婦女就業、健康保健、救助關愛等各項工作,讓她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縣民政、婦聯等部門和灘歌鎮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作為,扎實工作,確保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順利實施。全縣廣大農村留守婦女要大力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氣餒、不認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幸福生活,不辜負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拳拳之心。

▲甘肅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調研員茍鴻沛講話
甘肅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調研員茍鴻沛說:甘肅省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在省民政廳黨組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財政廳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福彩人的共同努力和廣大彩民的熱情參與下,堅持貫徹甘肅民政改革發展“13666”基本思路和甘肅民政干部隊伍建設“13555”工作思路。以福彩公益金項目為抓手,扎實推進福彩文化建設,文化自信成效顯著。今天舉辦的公益金資助項目啟動儀式就是甘肅推進福利彩票文化建設、豐富福利彩票文化內涵的有效之舉,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福利彩票發展到今年就是整整30年,一直秉承“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在各級民政部門支持下,使用福彩公益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

▲為受益婦女代表發放物資
在過去的2016年,全國福利彩票總銷量連續第三年跨越2000億元大關,為國家籌集公益金591億余元。甘肅省福利彩票全年銷量達到45.03億元,全年共籌得公益金12.91億元,為我省公益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今天的資助資金,是省民政廳、省福彩中心從2016發行的福利彩票籌集的公益金中拿出200萬元,甄選了8個社會組織來關愛老殘孤困群體,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就是其中的一家社會組織。他們關愛的是農村困難留守婦女,獲得立項資金25萬元,是帶著真感情和責任心來資助180名農村困難留守婦女。該項目已經在定西市通渭縣、臨夏州積石山縣進行了幫扶。而今天,在天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武山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縣民政、縣婦聯等單位的共同關愛下,這一資助活動選在咱們武山縣灘歌鎮本深溝村進行。當然這些幫扶對有著135萬余人的甘肅農村留守婦女來說,遠遠不夠。但我們也相信,隨著福利彩票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一定能夠籌集更多的公益資金,幫助更多的困難群眾,使他們共享社會文明成果。我們也衷心希望更多的群眾熱心參與、積極購買福利彩票,奉獻愛心,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我們甘肅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也將繼續不忘使命,踐行宗旨,當好福利彩票文化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踐行社會責任,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福利彩票“十三五”發展規劃,在建設、管理和發行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為甘肅的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莫興邦博士介紹項目基本情況
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負責人,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校長莫興邦博士介紹,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國脫貧攻堅形勢和更好實施精準扶貧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要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總的看,黨中央確定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得到了貫徹,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基本形成,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較好落實,各方面都行動起來了。在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是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準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參與是合力、群眾參與是基礎。這些經驗彌足珍貴,要長期堅持。

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在武山縣啟動。在霍衛平市長的協調下,得到了天水市和武山縣黨政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足以證明天水市在全面領會、認真落實、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扶貧攻堅的相關精神。習近平指出,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要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在實戰中培養鍛煉干部,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干部隊伍。農村干部在村里,工作很辛苦,對他們要加倍關心。
該項目注重“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民政牽頭、婦聯負責、各方參與、社會協同、媒體宣傳”工作格局開展項目運行。隨著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目前,農村男性青壯年勞動力進城打工的數量劇增,廣大農村留守婦女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備受關注,被稱為“38部隊”,38即留守婦女。“截至到2015年1月,全國有4700萬留守婦女。這就是中國的“留守婦女家庭”現狀,甘肅省留守婦女135萬人,農村占30%”。由于丈夫在家庭生產生活中的缺位,農村留守婦女面臨多重生存發展困境。生產、生活壓力;心理壓力;性壓抑和性騷擾;生理健康和疾病的困擾。丈夫不在身邊,每日不僅要辛苦勞作,還要侍候老人照顧孩子,留守婦女承擔幾乎全部的家庭勞動,強體力勞動對婦女的身體造成了極大損害。同時,由于農村婦女衛生觀念、生活習慣不良,加之農村衛生醫療條件較差,致使農村留守婦女的健康受到極大威脅。生病之后,留守婦女的就醫意向并不積極。首先,對承擔眾多生產和家務勞動的婦女來講,她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看病; 此外,就醫費用較高、手續復雜,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也影響她們及時就醫。
更有些留守婦女因為夫妻長期分居所導致的婚姻危機越來越多,導致的家庭破裂和治安案件甚至惡性案件也是屢見不鮮,已經不可否認的成了一個社會問題,“留守婦女” 亟需社會關心。農村留守家庭,特別是廣大的留守婦女,不僅生存狀況令人擔憂,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更值得人們去思考。因而必須開展留守婦女日常生活關愛活動。

▲接受捐助的留守婦女在村衛生室接受省上醫療專家的健康檢查
2016年8月,《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開始申報。根據《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甘民發〔2016〕137號),經甘肅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初審、評審委員會評審和甘肅省民政廳廳長辦公會研究,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共立項8個,甘肅太昊職業學校申報的項目獲得資金支持25萬。2016年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是在以“甘肅福彩?大愛無疆”、“留守婦女關愛工程”為主題的幫扶行動,由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負責實施。為農村留守婦女提供安全教育、技能培訓、能力提升、關系調適等方面志愿服務,莫興邦說。

▲為受益婦女發放物資
本項目具有四個方面創新性,項目重點關注農村困難留守婦女及其家庭,側重于對這部分群體的物質幫扶,并通過提供免費身體常規診療、身體保健、按摩康復常識等活動幫助其改變不良衛生觀念、生活習慣等,促使她們更好的適應社會,促進自我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二是項目團隊將動員社區(村委會)、家庭、社會組織等組建服務站,對幫扶對象及其家屬提供專業指導、物質幫扶及其他心理保健服務,以達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工作目標。三是項目團隊有中醫保健、心理學等專家組成,重視服務者能力建設和幫扶對象的充分參與,項目具有示范性和推廣性。四是統籌整合資源力量,發揮不同組織重要作用,甘肅太昊職業培訓學校志愿者為農村留守婦女開展日常生活關愛活動,不僅創新了工作方式,還把常態化工作措施和有關項目、活動結合起來,積極踐行甘肅省脫貧攻堅和富民興隴行動。
由于項目資金是公益基金,性質特殊,在管理和使用方面有嚴格的規定,尤其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要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做好接受財政審計的準備。要規范項目實施,嚴格執行進度,確保項目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項目資金保證落實在受益對象身上,資金安排和最后的去向,都要以農村困難留守婦女群體受益為目的。

在甘肅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的天水市武山縣啟動儀式上,現場為80名留守婦女發放了輕薄短款羽絨服等生活用品,總價值34240元。發放《農村困難留守婦女救助關愛示范項目服務指南》300本。項目合作單位蘭州慈銘健康體檢中心的醫療專家免費為當地80多人做了身體健康檢查。該項目2017年在定西市、天水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確定了貧困點,將會有240名農村留守婦女得到物質、醫療,以及生理健康及中醫保健按摩康復輔導等方面的幫助。

▲武山縣灘歌鎮本深溝村留守婦女代表侯秀東發言
項目受益人,武山縣灘歌鎮本深溝村留守婦女代表侯秀東說:一直以來,像我們這樣的農村留守婦女,在生活中面臨多種困難,不僅要下地辛苦勞作,還要在家伺候老人、照顧孩子,長時間強體力勞動和多年來積累的舊病,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極大地損害,加之鄉村醫療衛生條件較差,我們中大多數婦女受到各種疾病的困擾,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診斷與治療。各位領導非常重視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在物質與精神上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關懷與幫助。通過此次活動,使我們每一位留守婦女充滿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積極生活的信心。我們不會忘記關心我們的每一位愛心人士,更不會忘記這份愛心的傳遞,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動力,全力以赴擺脫貧困,昂首奔向小康之路。

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社、法制日報、經濟日報、團結報、中國婦女報、甘肅日報、甘肅電視臺、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蘭州晚報、科技鑫報、天水日報、天水電視臺、天水在線等中央和省市新聞媒體記者參加活動并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