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670件挽回經濟損失177萬余元
2017年上半年,全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系統共受理處理各類案件670件,同比增長58%。其中:投訴436件,占案件總數的65%;舉報133件,占20%;建議101件,占1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77.2萬元。
——投訴情況。上半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36件,同比增長41%。從投訴量來看,商品類投訴共244件,占投訴總量的56%。商品類投訴量排在前兩位的依次為:家用電子電器類116件,占商品類投訴的48%;交通工具類77件,占商品類投訴的32%。投訴焦點反映在:商品質量不過關;擅自更換零件或更換零件時以次充好,維修收費隨意性大,經營者拒絕“三包”等問題上。服務類投訴共192件,占投訴量的45%。其中,服務類投訴量排在前二位的依次為:居民服務類113件,占服務類投訴的59%;快遞服務類47件,占服務類投訴的24%。主要問題為虛假宣傳、價格虛高和霸王條款等上。
——舉報情況。上半年,共受理消費者舉報133件,同比增長15%。從舉報量來看,排在前兩位的依次為:違反登記管理法規類85件,占舉報量的64%;利用抽獎、有獎銷售等形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類37件,占舉報量的28%。其中,無照經營行為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點、餐飲店和網吧、旅館等,而部分通訊企業誘導消費者抽獎后強制消費者購買質次價高的手機仍為舉報熱點。
——消費熱點問題。汽車類消費投訴逐年增多,上半年,涉及汽車類投訴68件,占商品類投訴27.87%,反映的問題主要涉及:一是合同糾紛,消費者購車時遭遇不公平格式合同條款(如強制要求購買指定保險)、訂金不予退還、不按承諾日期交車、不及時提供發票、合格證導致車輛無法上牌等問題;二是售后服務,4S店拒絕或拖延履行“三包”義務、服務承諾不兌現、更換零配件時間長、屢修不好等;三是汽車質量問題,發動機、變速器、中控設備、剎車系統的質量問題;四是消費者分期付款購車時交的續保押金在貸款還完后不及時退款;經銷商以續保押金的形式要求消費者在店內繼續購買保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