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赴西安咸陽楊凌慶陽平涼等市考察 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發展項目

3月 8日至9日,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帶領秦州區、麥積區政府和市文化旅游局、農業局、招商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負責人,到西安、咸陽、楊凌、慶陽、平涼市考察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發展等工作。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宮輝,副市長張建杰、程偉東一同參加。省政協副主席、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濤,咸陽市副市長王宏兵,慶陽市副市長楊廷禎,平涼市副市長李富君、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賈鴻亮陪同考察。

王軍一行先后來到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倉,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楊凌高新技術示范區展示館、眾興菌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慶陽市慶城縣藥王洞生態小鎮、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周祖陵,平涼市超越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實地考察,了解他們的發展理念、經營模式和先進技術,進一步拓寬我市工作思路。

白鹿倉景區距離西安鐘樓商圈15公里,由陜西白鹿倉投資控股集團投資建設,規劃占地2100畝,以白鹿原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托,在傳統民俗文化基礎上開拓創新,首創了“一倉兩園三營地”全新旅游業態模式。袁家村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在改革開放初期,該村就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村辦工業,近年來逐步向文化旅游和鄉村特色旅游產業轉型。目前景區內已建成含村史博物館、作坊街、酒吧街等旅游休閑街景,形成以昭陵博物館、唐肅宗建陵石刻等歷史文化遺跡為核心的點、線、帶、圈為一體的旅游體系,每天上萬游客參觀旅游。慶城縣藥王洞生態小鎮項目計劃總投資8.46億元,占地1200多畝,主要包括小吃街、創客文化區、知青點和兒童樂園等片區。2016年5月開工建設,2017年元月一期建成運營,2017年底二期建成運營,目前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50萬人次。楊凌高新技術示范區建立以來,已在全國18個省區建立了301個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呈現出科技創新能力、示范推廣能力和自身發展能力大幅提升的可喜局面,成為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的“農科新城”。平涼市超越現代農業智能溫室項目占地308畝,總投資3.2億元,采用全球領先的設備和技術,建成智能玻璃溫室12萬平方米,年生產優質番茄2700噸,年實現銷售收入6189萬元,探索了“生態旅游+農業消費”的現代產業發展新路徑。

參觀完這些考察點后,王軍說,這些項目建設理念新、思路活、業態全、模式好、速度快,對于我市發展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希望各市加強與天水的對接與交流,多給天水傳經送寶,也真誠邀請各市領導和企業家到天水參觀考察、投資發展。白鹿倉、袁家村、藥王洞生態小鎮等項目科學地把旅游產業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把失地農民安置與群眾創業就業相結合,既滿足了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又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城鄉統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目的。秦州、麥積區政府和市文化旅游局、招商局等部門要深入思考,認真學習他們的先進經營理念和模式,借鑒他們在和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工作經營,進一步理清我市業發展思路,制定工作計劃,營造發展環境,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年內吸引1-2家有實力的企業到天水投資鄉村旅游,讓廣大群眾休閑娛樂有去處,帶動鄉村經濟活躍發展。楊凌高新技術示范區和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以企業為龍頭,建基地、帶農戶、拓市場、促銷售,基本形成了從技術、生產、加工到物流的產業鏈條,促進了現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平涼超越現代農業智能溫室項目對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生態農業與現代工業、現代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具有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市農業局、天水農業科技園區要加強與楊凌高新技術示范區的聯系,在蔬菜、果品、花卉等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新材料、新工藝的利用,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土地流轉經營服務模式等方面向楊凌示范區學習,積極培育和推廣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帶動廣大農民轉變觀念和農業作業方式,助推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