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模式抓黨建 支部共建促發展
----天水市農科所黨委“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紀實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既是抓好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也是豐富黨建工作的活力之源,更是進一步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的必然條件。今年以來,市農科所黨委在不斷抓實抓細各項基礎性工作的同時,充分結合各黨支部科研業務優勢和研究方向,創新開展了“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各支部通過與聯系村、合作社黨支部共建示范點,有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科研優勢,將黨建活力轉化為工作動力。
截止目前所屬7個黨支部分別在秦州、麥積、甘谷、清水等地建成黨建示范點7個,各支部,共建村、社參與黨員共計150余人,累計為共建點引進農作物新品種24個,示范推廣面積470畝。

(督查甘谷試驗站黨支部“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細化措施,靠實責任,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
黨建工作不僅只是在辦公室講政治、學理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要有行動、有作為。按照這一思路,今年初,所黨委創新提出所屬黨支部與村、合作社黨支部共建示范點的工作方法與模式,力爭創建一批成果可看、經驗可鑒、做法可推的示范典型,推動全所市級“基層黨建示范點”上臺階、上水平。為了將示范點創建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所黨委將示范點創建工作納入到“2018年度黨建目標責任”管理中,確定了各支部示范點的創建任務。同時,各支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精心制定了《2018年“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方案》,進一步對示范點創建的工作目標、任務分工和完成時限進行了細化明確,有效確保了示范點創建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是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創建工作初見成效
所屬7個黨支部結合各自業務專長,采取“以點帶線、以線促面”相結合的方式,分別與秦州區華岐鎮姚宋村、秦州區富民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秦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甘谷縣新興鎮康家灘村、清水縣遠門鎮廟臺村、甘谷縣金山鎮蒲家山村、麥積區五龍鎮凌溫村建立了“結對共建”關系,同時設立黨員示范田(棚)10個,在周邊縣區創建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15個。
所機關黨支部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幫助清水縣遠門鎮廟臺村協調到價值5000元塑料棚膜5個,引進價值3000元優良月季活苗1棚1000株,完成月季薔薇等扦插苗2棚4萬株;科研管理科黨支部與秦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黨支部在秦州區剛呆種植農民專用合作社示范推廣辣椒及大蒜新品種7個,示范面積7畝,培訓農民50人余次;西十里試驗站黨支部在甘谷縣新興鎮康家灘村建立了一個蔬菜新品種示范點,示范推廣辣椒新品種8個,面積4畝,為當地種植戶開展了栽培技術培訓;生物工程技術中心黨支部與秦嶺鄉石家河村合作社共同種植連翹1000余畝,為其提供技術服務,并開展育苗、移栽修剪、田間雜草防除試驗研究;科技成果示范推廣中心黨支部在秦州區華岐鎮姚宋村引進冬小麥、冬油菜新品種、馬鈴薯、大蒜新品種9個,示范面積171畝;甘谷試驗站黨支部在甘谷縣金山鎮蒲家山村示范種植小麥、胡蔴玉米200畝以上;中梁站黨支部在麥積區五龍鎮凌溫村建立小麥、油菜、胡麻示范基地5個,引進示范品種8個,示范面積80畝,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1次。
通過所屬各黨支部與村、社黨支部開展共建,不僅將黨建工作建在了農業科研、精準扶貧產業上,還構建了以黨建合力引領科研發展、促進脫貧攻堅的長效機制,受到了當地村委和村民的一致好評。

(與麥積區五龍鎮凌溫村村委會班子在共建村合影)
三是正視不足,理清思路,努力提升黨支部共建工作水平
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創建,全所7個黨支部的“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不僅提高了黨建活力,降低了科研成本,同時也使農業科研示范推廣工作變得更直觀、更接地氣,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總結近半年來的示范點創建工作,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尚待加強和完善的地方:一是個別黨支部對創建工作的認識不夠,還不能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聯系起來;二是創建工作的力度不夠,在抓實、抓細各項具體工作上還做的不到位,距離所黨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三是在新技術、新品種的示范推廣應用上缺乏長期規劃。
針對“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下一階段所黨委將繼續探索完善機制和載體,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著重在豐富創建工作方式方法和改進工作作風等方面下功夫,切實增強“抓黨建 促科研”黨建示范點工作的操作性和科學性,全面提升創建工作水平。一是聯合抓好黨員教育。圍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常態化制度化,以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內容,堅持每季度至少與共建點黨支部黨員共同開展一次黨員教育活動。二是聯合開展組織生活。豐富“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內容,督促各支部每季度至少與共建村黨員開展一次豐富多彩的組織生活。三是聯合服務基層群眾。積極配合村委班子,采取入戶走訪、提供良種、科技培訓、節日慰問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四是不斷提升共建水平。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優勢,加強與共建村、合作社的對接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以市場為導向,為農戶提供技術和良種,進一步促進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五是幫助規范黨建基礎工作。指導共建點黨支部建立健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等黨建工作制度。幫助指導共建點黨支部按照“五有六上墻”標準完善各項黨建軟件材料和硬件設施。

(督查科研管理科黨支部“抓黨建 促科研”示范點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通過這次“抓黨建 促科研”黨支部示范點共建活動的開展,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科研業務工作由配合向支撐的轉變,由平面的、形式的向立體的、具體的轉變,由單一的學習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轉變。各站、中心、科室黨支部不僅豐富了黨建工作內容,有效促進了科研示范推廣工作,同時也在轉作風、強服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做出了貢獻,讓全所黨員真正了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引領者。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