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6月中旬以來,天水普降大雨。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災情,做好當前防汛減災救災保脫貧攻堅工作,市文旅局系統高度重視,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可能帶來的損失。尤其是在7月6日全市防汛減災救災保脫貧攻堅視頻會議之后,市文旅局各單位做了大量的防汛減災救災工作。

一、高度重視,快捷迅速傳達會議精神。7月6日上午市委市政府防汛減災救災保脫貧攻堅視頻會議結束之后,我局立即將視頻會議精神及趙衛東副書記講話要求,同時以電話、短信和微信的方式第一時間傳達到局屬各單位、各文物保護單位、各景區。并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細化安排了工作任務,靠實了工作責任。

二、積極開展防汛減災救災工作指導。7月6日上午視頻會議剛結束,中午,我局由分管幫扶工作的總工程師王勇杰同志帶領局幫扶辦4名人員迅速趕赴局機關幫扶的甘谷縣六峰鎮周家川子村,檢查并開展防汛減災救災工作指導。對易發生山體滑坡的可能性災害點、存在安全隱患的住房、村內排水溝等重點區域進行了排查,并制定了應急預案,成立了應急搶險小組,設置了臨時避難所,開展了應急演練。市文旅局系統所有縣級干部及天水廣播電視臺、市博物館、市文化館、市美術館、市圖書館等有幫扶任務的局屬各單位,也都第一時間行動,積極赴幫扶村開展了防汛減災救災工作指導。大地灣、麥積山、市博物館、市微波總站等各單位也都迅速反應,立即對本單位防汛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排查,積極應對。
三、制定應急預案。各幫扶村都制定了防汛減災救災工作應急預案,成立了防汛減災救災領導小組,加強對本村防汛減災救災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開展了防汛減災救災和避險應急演練,做到全村一心,臨危不亂。在村里安全地帶設立了專門的暴雨災害臨時避難所和災民安置點,便于隨時安置受災群眾,將可能到來的災害損失減到最小。積極向村民宣傳并講解防災救災知識,做到他救和自救相結合,提高救災能力。

四、充實工作力量。各幫扶村都成立了防汛減災救災工作應急小組,由村書記任組長,駐村第一書記、村主任、村文書、幫扶工作隊員任副組長,駐村鄉干部任聯絡員,其他精干村民為成員。加強了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力量。
五、開展隱患排查。各幫扶村、各文物保護單位、各景區景點以及局屬各單位都對易發生災害的山體滑坡地帶、存在住房安全隱患的住戶及辦公場所、重要設備設施情況進行了排查。市微波總站對本單位周邊樹木、雜草、落葉等進行了清理,對排水管道進行了疏通,對道路兩邊水渠進行了修整,提前清除了災害隱患。

六、儲備救災物資。局機關為甘谷縣周家川子村購買了手電筒15把、雨衣15件、雨鞋15雙、鐵鍬15把、手提喇叭2個、編織袋500條、應急帳篷2個等防汛減災救災物資。天水廣播電視臺為甘谷縣謝家灣鄉地兒灣村捐助了用于護坡建設和排水溝建設的專項資金5萬元,配備了應急照明燈、報警用干電池喇叭、防汛沙袋等。市微波總站聯合調頻臺、地面站給甘谷縣謝家灣白家局村送去了雨衣、雨鞋、手電筒、電動油鋸、鐵鍬、鐵鎬和編織袋等防汛物資。
七、加強值班巡邏。局屬各單位派駐幫扶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員24小時駐守幫扶村,與村委會防汛減災救災工作應急小組一起輪換值班,確保村內24小時有人值班,不間斷巡邏,時刻準備應對災情。局幫扶辦及各幫扶村應急小組所有人員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保證隨叫隨到。駐幫扶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員定時向局幫扶辦及本單位主要領導報送值班信息,如果有災情發生,第一時間上報災情。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