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 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天政辦發〔2018〕153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意見》,深入推動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無害化處置,加強資源化綜合利用,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甘肅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安全的決策部署,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堅持黨政同責、標本兼治,健全完善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管理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建立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集、運輸、處理和綜合利用體系;強化監管手段,嚴厲打擊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從源頭杜絕“地溝油”回流到餐桌問題;切實解決由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引發的食品安全和城鄉環境衛生問題,加強資源化綜合利用,確保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基本原則 ——政府監管,市場運作。按照“接放管服”要求,統一規劃、統籌全市建設模式,促進區域性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循環利用。改進政府服務管理,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采取企業主體、政府監管、市場運作、社會共同治理的方式,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運和處置一體化經營,加快推進循環利用項目實施和回收體系建設。 ——示范引領,穩步推進。依托天水循環產業園,積極推廣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蘭州模式”經驗。分步實施,選擇餐廚廢棄物產生量多、環境危害大、易產生“地溝油”問題的秦州區和麥積區率先開展,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嚴防“地溝油”回流到餐桌。按照可復制可推廣原則,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力爭在全市實現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全面收運和處置。 ——屬地負責,依法治理。堅持依法行政、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形成黨政主導、屬地負責、部門聯動、責任落實的工作格局與群防群治的社會共治體系。在嚴厲打擊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的同時,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科技等手段,加強監管,對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的收運、處置及產品去向等進行全程監控。 (三)主要目標 按照區域分布,2018年在全市選取秦州和麥積兩區先行實施“地溝油”治理項目,爭取2019年底建成運行。總結兩區“地溝油”治理經驗,統一規劃其他五縣“地溝油”治理項目,力爭到2020年全部建成。到2025年,形成覆蓋全市五縣兩區的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運網絡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循環利用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餐飲企業、行政企事業單位食堂以及屠宰企業、肉類加工企業、食品生產企業、畜禽養殖等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單獨收集、存放本單位產生的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建立相關制度及臺賬。餐飲服務單位要全部安裝油煙凈化器,有條件的安裝油水分離器和隔油池,禁止將廢棄物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地下水體、城市雨排系統、污水管網或倒入生活垃圾收集設施。有條件的單位要自建無害化處理設施,按照處理規范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如實記錄。不具備條件的單位,其產生的餐廚廢棄物,由符合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企業運至規定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所處理,禁止將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脂交給未經行政許可的單位和個人收運、處置。沒有自建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屠宰企業、畜禽養殖等單位,其產生的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要委托防疫條件合格的無害化處理企業處理,簽訂委托處理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建立健全無害化處理臺賬,無害化處理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各縣區政府、市環保局、市住建局、市畜牧獸醫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覆蓋全市的“地溝油”收運系統。按照全省統一的“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體系規劃,建設全市“地溝油”收運系統,將五縣兩區納入收運、處置范圍,對收運的“地溝油”在縣區存儲中轉站進行預處理后,再送往天水循環產業園進行統一處置或深加工,未經深加工的“地溝油”,不得向外銷售。積極推動各縣區“地溝油”收運系統建設與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有效結合,以“地溝油”治理帶動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開展。實行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運、處置資格審核制度,從事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處置的單位應當向市政府主管部門申報備案,取得行政許可。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運、處置的單位應當與產生單位簽訂協議,建立收運記錄臺賬,按規定報備收運的餐廚廢棄物和廢棄食用油脂來源、種類、數量和去向等情況。運輸設備和容器應當具有明顯標識,實行密閉化運輸,運輸中不得泄漏、撒落。(各縣區政府、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畜牧獸醫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培育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企業。各縣區要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統籌安排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布局、規模和用地。大力培育發展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企業和相關裝備產業,鼓勵相關骨干企業開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收集、運輸、處理和監控等裝備,發展延伸產業鏈,推動上下游優勢企業組建產業聯盟。鼓勵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深加工生產沼氣、工業油脂、生物柴油、肥料、生土熟化劑、土壤調理劑等資源化產品,推動相關資源化產品在土地整治、草原治理、城市綠化等生態保護和修復過程中發揮作用,引導企業規模化生產和經營。鼓勵企業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促進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標準化生產。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推進符合相關法規的肉類加工廢棄物、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各縣區政府、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畜牧獸醫局、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落實監督管理責任。加大對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以及農貿市場、小餐飲、小作坊等巡查力度,加強對屠宰企業的監管、嚴格落實屠宰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財政補貼政策,強化肉類加工企業、食用油生產經營企業、餐飲服務企業的監管,督促企業建立健全追溯體系,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探索在餐飲企業廚房、“地溝油”產生點、屠宰車間、肉類加工車間和無害化處理車間等關鍵環節安裝監控設備,收運車輛安裝GPS定位系統,對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管理各環節進行有效監控,加強對收運、處置企業的監管。禁止使用餐廚廢棄物及其加工物作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禁止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廢棄物飼養畜禽。建立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實行數字化監管,嚴厲打擊餐廚廢棄物偷排直排、私收私運等違法行為,保障食品安全與環境安全。查處利用網絡銷售假冒品牌食用油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置監管部門認定的境內制假售假網站。(各縣區政府、市公安局、市畜牧獸醫局、市商務局、市網信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嚴厲打擊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公安、食品藥品監管、畜牧、城管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使用餐廚廢棄物、屠宰病死豬為生產加工“地溝油”提供原料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落實涉嫌犯罪案件聯席會議、線索通報、案件移送、涉案物品處置、案件協商、信息共享、信息發布等工作機制。實行大案要案掛牌督辦機制,加大對制售“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建立社會共治激勵機制,建立群眾監督、舉報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落實舉報獎勵資金。(市公安局、市畜牧獸醫局、市網信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局、市食品安全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溝油”治理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把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作為“十三五”期間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任務,確保取得實效。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職責分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統籌推進全市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工作。各縣區政府要對本縣區餐廚廢棄物、肉類加工廢棄物和檢驗檢疫不合格畜禽產品的處理負總責,層層落實責任。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切實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責任清單,確保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取得突破進展。(各縣區政府、市發改委、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局、市畜牧獸醫局、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市食品安全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配套措施。餐廚廢棄物生產沼氣發電上網電價按國家政策執行,加快推動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柴油、提純壓縮沼氣進入成品油(氣)銷售體系。鼓勵使用符合標準的生物柴油、提純壓縮沼氣等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落實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優惠政策。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資源化產品及專用設備納入資源綜合產品目錄、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目錄。研究制定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管理的相關規定和制度,探索建立一套從產生、回收、運輸、處置到循環利用,銜接嚴密、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加快“地溝油”檢測技術和便攜式檢測儀器研發。加快“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研究,為推進“地溝油”綜合治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市發改委、市稅務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政策激勵。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積極爭取省財政支持,市財政對“地溝油”治理有成效的縣區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支持。嚴格落實養殖、屠宰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財政補貼政策。(各縣區政府、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畜牧獸醫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督查考評。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評價機制,采取重點督查、雙隨機檢查等方式,加強對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對工作出色的縣區和單位給予表揚,對問題突出的縣區和單位給予通報批評。要強化責任追究,對在工作任務中推諉扯皮、執行不力、不作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問責。要將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工作作為對各縣區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相關成員單位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考核指標,納入“文明城市創建、生態文明城市創建、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考核體系。(各縣區政府、市畜牧獸醫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食品安全辦、市文明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宣傳引導。大力宣傳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治理各項政策措施及典型經驗,及時、全面、客觀報道有關信息,形成有利于推進餐廚廢棄物和“地溝油”綜合治理的社會輿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增強群眾環保、節約、減排意識,推進餐廚廢棄物源頭減量,為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各縣區政府、市委宣傳部、市食品安全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