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明顯成效。1月11日下午,天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了市政府政務大廳以“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相關情況。來看新聞發布會實錄。

2019年1月11日15:30
主持人 胡江 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放管服”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放管服”改革,目的是推動政府職能發生深刻轉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胺殴芊备母锸且粓鲋厮苷褪袌鲫P系、刀刃向內的政府自身革命,也是近年來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好的關鍵一招。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不斷加大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力度,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以來,市政府政務大廳以增強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獲得感為宗旨,以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把利企便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強化服務意識,豐富服務內容,積極提高政務服務效能,為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方便群眾辦事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為了讓社會各界全面了解這方面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天水市政府政務大廳負責人陶勇先生介紹有關情況,并和相關單位負責人共同回答記者的提問。
首先,請市政府政務大廳負責人陶勇介紹政務大廳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總體情況。

2019年1月11日15:33
市政府政務大廳負責人陶勇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下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在這里我非常感謝大家多年來對我們市政府政務大廳的關心關注與宣傳報道。下面,我把市政府政務大廳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總體情況作簡要介紹。
我們天水市人民政府政務大廳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政府,負責市級單位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集中辦理、組織協調、管理監督和指導服務工作,是市政府面向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綜合性政務服務平臺。大廳前身是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2008年更名為市政府政務大廳,2018年9月從建設路185號裙樓,搬遷至春風路政務中心1號樓裙樓,并于當年10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搬遷后的市政府政務大廳,由政務大廳本部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車輛管理、不動產交易登記、住房公積金,4個分服務廳組成。
市政府政務大廳總建筑面積6334.02平方米,進駐32個市直部門,4個省管駐市單位,總共有36個部門單位,現有工作人員149名,辦理政務服務事項670項,2018年全年共辦理各類事項195804件,按期辦結率達到了99.82%。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放管服”改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模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省委書記林鐸同志和省長唐仁健同志也多次作出批示,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這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勇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敢死隊”和“尖刀班”,勇闖改革的“臘子口”,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壯士斷腕的勇氣,積極推進“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四辦”改革,推動全省“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著眼群眾和企業“少跑路、好辦事、不添堵”,大力精簡審批事項、規范審批行為、優化服務供給、完善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效能,積極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最大便利,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得到了群眾和企業的認可。
我們深知,政務大廳作為直接面對群眾和企業的政務服務平臺,工作成效和服務質量,不僅事關“放管服”改革措施的落地見效,還事關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事關市委市政府的良好形象和天水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為此,我們不斷加強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各級作用,銳意深化“放管服”和“四辦”改革,積極協調解決矛盾問題,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效益,大廳由內到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大廳布局方面,我們實行“前臺辦事窗口+后臺部門審批辦公室”模式,實現了事項的受理、審查、決定環節均在大廳完成。在窗口設置上,根據辦理事項領域、辦理事項數量、辦理流程關聯度等,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14個單設窗口和投資項目審批、商事登記、衛生健康服務等9個綜合服務窗口,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模式,解決了辦事群眾在不同窗口來回跑的問題。同時,也盡量體現便民利民,把商事登記業務、稅務服務、老年證辦理,及公交卡辦卡充值等辦件量大的便民服務,集中放置在大廳一樓,方便了群眾辦事。
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全面推行網上辦理。企業和群眾可直接通過甘肅政務服務網,提交辦事申請及材料,經網上預審通過后,即可攜帶申請材料到窗口進行辦理。網上辦理,使辦事人員在材料齊全的前提下,跑一次就能辦結事項,實現了“網上申報、即來即辦”,大大節省了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時間。目前,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已基本進駐甘肅政務服務網和實體政務大廳,線下實現一個窗口對外辦理,線上實現甘肅政務服務網在線辦理。網上可辦事項范圍正逐步擴大,省上要求2018年底前,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80%,目前,我市已遠超省上要求,達到近100%。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我們全力打造了“智能政務大廳”信息化平臺。平臺由智能引導查詢系統、智能排隊叫號系統、窗口查詢評價系統、自助服務系統等構成。各服務窗口配置了高拍儀、平板電腦顯示器、呼叫器、身份證讀卡器等終端設備;劃分了自助服務區,設置了智能叫號機、查詢機、自助服務一體機等設備,實現了軟硬件一體化管理。通過打造實體政務大廳、政務服務網、自助服務終端等多種形式相互結合、相互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政務大廳為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多樣化服務,為實現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合一通辦這一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日常管理方面,我們注重建章立制抓規范、抓服務。政務大廳成立之初就以績效管理為核心,以規范服務為導向,從人員管理、信息化管理、著裝規范、辦事規范、監督投訴、責任追究等方面,全方位構建了科學的管理體系,并在運行中不斷完善、狠抓落實,力促規范高效行政,提高政務服務效率。2018年以來 ,政務大廳結合作風建設年活動,對窗口進一步規范管理,不斷強化效能監察力度,對窗口工作人員事項辦理全程監控、實時監控;同時建立了首席代表值班制、樓層區域長負責制,聘請了行風監督員,讓窗口首席代表、窗口工作人員和群眾也參與到管理監督中來,強化考核監督,形成管理長效機制,促進了政務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和高效化。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市政府政務大廳的正常高效運行,離不開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也離不開各新聞媒體的宣傳和報道,更離不開大家關心呵護。請今天到會的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始終關注支持我們政務大廳的發展,對我市政務服務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報道。同時,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幫助我們改進工作,完善制度,真正把政務大廳建設成為市委市政府放心、辦事群眾暖心、干部職工舒心,全省一流的民生大廳、陽光大廳、形象大廳,從而助推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謝謝大家!

2019年1月11日15:46
主持人 胡江
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在的媒體名稱。

2019年1月11日15:47
甘肅電視臺天水記者站記者:
政務大廳在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方面有哪些舉措?
2019年1月11日15:48
市政府政務大廳負責人陶勇:
我們政務大廳在轉變工作作風,提升窗口服務效能,不斷優化服務環境方面的具體舉措:
一是狠抓制度建設,規范大廳管理。我們大廳注重以制度管人管事,先后探索建立了27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搬遷到新大廳后又立足實際,制定了《紀律作風管理制度》《窗口業務辦理管理制度》《樓層區域管理制度》等7項新的管理制度,同時狠抓制度貫徹落實,并不斷強化效能監察力度,切實促進了作風轉變和效能提升。
二是嚴肅工作紀律,強化考核監督。良好的紀律是工作的保證,我們大廳實行每天4次臉紋考勤制,所有工作人員提前10分鐘到崗整理內務,同時在大廳設有意見箱和投訴箱,公布了投訴電話和投訴方式,不斷強化考核監督。通過每天職能科室督查、區域長督查和主要領導不定時帶隊督查,及時規范大廳環境衛生、窗口服務、工作紀律、儀容儀表,對督查結果實行周點評、月排名、季通報、年總結,并不斷加強與窗口單位的溝通協調,定期召開各窗口單位首席代表聯席會議,形成了大廳與窗口單位齊抓共管的局面。
三是創新服務模式,提高行政效率。為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大廳要求各單位配備精干力量進駐窗口,所有工作人員統一著裝、亮牌上崗,大力推行“微笑服務”“主動服務”“延時服務”。定期開展工作人員政治理論、業務知識、服務禮儀、誠信教育培訓等,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大廳設有咨詢臺和學雷鋒志愿者服務崗,為辦事群眾提供主動服務,微笑引導,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 ,避免辦事群眾多跑路。所有事項辦理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全流程網上監管,堅決杜絕違規辦件、超時辦結等現象的發生。同時通過“微笑之星”“服務之星”“紅旗窗口”和“優秀窗口工作人員”的評比,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另外,我們還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真心實意把關愛播撒到每一名大廳工作人員身上,通過面對面談心活動傾聽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心聲,讓他們提建議、講問題、談困難,并實打實地回應解決,盡力給大家營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環境,讓大家發自內心的熱愛大廳、熱愛本職。
四是狠抓黨建不放松,實現以黨建促服務。政務大廳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窗口設立了“黨員示范崗”,實現了組織管理、行政管理“雙管”用力,形成了黨建工作與政務服務“互通、互動、互贏”新格局,有力推動了窗口工作的開展。

2019年1月11日15:52
天水日報記者:
市政府政務大廳在便民利企方面推行了很多舉措,尤其是在稅務窗口推行“一窗多辦”方便納稅人方面。有什么具體措施?效果如何?

2019年1月11日15:52
天水市秦州區稅務局副局長劉建勛:
按照“放管服”工作要求,為提高辦稅服務效率,自2018年10月1日起,天水市稅務局窗口推行“一窗通辦”,共設置23個辦稅窗口,進駐涉稅事項六大類、119項,其中便民服務112項,納稅人來政務大廳后,可在任何一個稅務窗口辦理各類事項,新辦納稅人從稅務登記開始,依次辦理稅(費)種認定、票種核定、稅控發行、發票領用等套餐服務,切實做到一窗受理、一窗辦結、最多跑一次,減少了納稅人以前既跑國稅,又跑地稅,排隊等候,來回往返奔波之苦,節約了辦稅時間,提高了辦稅效率。如“多證合一”稅務登記隨來隨受理,不用納稅人等候,當場辦結;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十萬元以下)審批即時辦結,縮短辦稅時間19天;新辦納稅人套餐服務只需20分鐘就能夠領到發票,增加了納稅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受到了辦稅群眾的普遍好評。

2019年1月11日15:54
天水廣播電視臺記者:
市政府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審批時限,進一步整合各類證照,要求5日內辦結。按要求市政府政務大廳設置了商事登記綜合窗口,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開展“證照聯辦”服務,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2019年1月11日15:55
市工商局副局長馬滿東:
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制度改革問題。一是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企業開辦有3個環節,企業注冊登記、印章制作和申領發票。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經歷了三次大的變革,由20多個工作日內辦結壓縮到8.5個工作日內辦結,在2018年年底,又再次壓縮為5個工作日。就是企業注冊3個工作日內辦結,印章制作1個工作日內辦結,申領發票1個工作日內辦結。我局按照市政府在商事登記中落實“3550”目標的硬性要求,從2018年4月1日起已經實現了“在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情況下,企業注冊3個工作日內辦結”的目標要求。
二是“多證合一”改革。2017年11月實施“多證合一”至今,已將稅務、質監、文旅、商務、交通等20個部門的52個有關事項納入“多證合一”范疇!岸嘧C合一”后,營業執照記載的信息和事項更加豐富,市場主體憑營業執照即可開展一般經營活動,真正實現“一照一碼走天下”。
三是“證照分離”和“證照聯辦”。所謂“證照分離”,是指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分別采用適當管理方式將許可類的“證”分離出來,盡可能減少審批發證,有效區分“證”,“照”功能,著力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2018年11月10日,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對第一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按照“直接取消、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四種方式實行“證照分離”改革。此前,我局在天水經濟開發區工商分局試點“證照分離”改革,對94項后置審批事項,分別采取直接取消、改為備案、實行承諾和提高審批透明度、可預期性等措施,對符合要求的市場主體全部落實“證照分離”措施。
所謂“證照聯辦”,是天水市政務大廳考慮到群眾在辦理營業執照后,又得分頭跑到相關許可事項辦理窗口,再次辦理相關許可證,跑腿多、手續煩的實際,制定的一套讓群眾只跑一個窗口就可辦理相關證照的改革措施。為此,市政務大廳選取了與企業辦事密切相關的工商、民政、衛計、人社、環保、安監、林業、文化旅游等8個市級部門,在工商窗口設置了“商事登記綜合受理窗口”,凡經營范圍中涉及到以上部門相關的13項后置許可事項的,辦事群眾只需到“商事登記綜合窗口”,將辦理證、照的相關資料一并提交到該窗口,就可在該窗口一次性領取到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待條件成熟后,我們會將更多部門納入到“證照聯辦”改革中,讓群眾少跑腿,為企業進入市場提供更多的便利。

2019年1月11日15:59
市政府網站記者:
不動產登記中心作為市政府政務大廳的分服務廳,按照市政府“3550”要求,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結。目前不動產登記能否按要求時限完成?同時還有哪些便民措施?

2019年1月11日15:59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楊志海:
不動產登記中心認真落實“3550”改革要求及《天水市不動產登記“五個工作日辦結”操作工作方案(試行)》,優化不動產登記工作流程,合理壓縮辦理時限,符合條件的一般不動產登記業務已經實現法定30個工作日壓縮為5個工作日辦結。
市本級不動產登記中心為了真正實現便民利民,高效服務:一是分設秦州、麥積兩個登記服務大廳,實現“多點布局、同城通辦”,而且目前已將抵押權及抵押權注銷登記業務延伸到銀行網點予以受理,方便群眾就近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二是秦州、麥積服務大廳均設置不動產交易、登記、稅收業務綜合受理窗口,著力打造“一次排隊、一套資料、一窗受理、一網繳費、一窗出證”五個一服務。服務窗口同時開展:針對老弱病殘預約上門服務;針對新開發小區上門集中批量辦理服務;一次性告知服務;郵寄不動產登記證書服務;下班時間延時服務;對于材料齊全的,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民生工程及特殊需要的群體,特事特辦,開設綠色通道服務。切實做到“服務更好、效率更高”,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三是在市政府政務服務網站、市局門戶網站及服務大廳電子顯示屏上公開資料清單、辦理流程及收費依據和標準,實行服務事項清單式管理。嚴格按照規定收取不動產的登記費用,不違規亂收、超收費用和搭車收費。為了方便群眾就近繳費,中心開通微信、支付寶、銀行卡及現金多種繳費方式。

2019年1月11日16:02
天水在線記者:
投資項目建成落地作為我市經濟社會提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市政府要求投資項目審批120天取得施工許可證。市政府政務大廳投資項目綜合窗口作為負責市級投資項目審批的綜合平臺,在促進投資項目審批效能提升方面有哪些舉措?效果如何?

2019年1月11日16:03
市政府政務大廳投資項目審批綜合窗口負責人張寶:
市發展改革委作為政務大廳投資項目綜合窗口的牽頭單位,結合天水項目審批工作的實際,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一是嚴格落實項目交辦會議制度。按照投資項目審批工作專題辦公會議精神,投資項目綜合窗按照“你問我答、你需我給、你忙我做、一項一議、一次告知”的原則,對每一個申報項目即時組織召開項目交辦會。各審批部門在會上提出初審意見,會后,第一時間匯總部門初審意見,一次性告知項目單位辦理事項及所需準備的材料,并對項目單位進行有針對性的咨詢輔導。二是推動項目聯審聯批。為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根據項目審批需要,由市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召集相關審批部門負責人召開聯審聯批聯席會,針對項目審批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進行聯審聯批,現場議定解決辦法及辦結時限和要求,對建設項目開辟了綠色審批通道,有效推動了項目審批進度。三是推行“管家式跟蹤服務”。為充分發揮市發展改革委在綜合窗口牽頭抓總的作用,在多次征求審批部門和項目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精心制作了“管家式跟蹤服務手冊”,將項目從受理到開工建設全過程辦理的資料整理成冊,一個項目一本手冊,將項目審批按階段從事項受理、材料接收轉辦、審批時限、辦結出件等,全程逐項記錄、全程監管督辦、全程服務跟蹤務。

2019年1月11日16:06
天水晚報記者:
市政府政務大廳近年來為促進審批服務提速增效,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三減一壓縮”,尤其是2018年以來積極督促進駐政務大廳的窗口部門單位對政務服務事項普遍進行了“五減一優”的審批增速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明顯成效?

2019年1月11日16:06
市政府政務大廳衛生健康服務綜合窗口負責人張莉:
2018年以來,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市衛計委嚴格落實“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要求,以“為民、利民、便民”為宗旨,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創新服務舉措,真正做到“服務上水平、質量有提高、群眾得實惠”。我們充分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化行政審批流程,依法削減不科學、不合理、不必要的審批步驟,壓縮審批時限,并實行線上線下同步審批,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比如醫師和護士執業注冊辦結時限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提速至當場辦結。只要提交資料齊全,醫師、護士執業證書“立等可取”。另外,我委在全市推開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告知承諾制改革,申請人提交材料后,工作人員把公共場所應當符合的有關衛生法規、標準和規范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請人,申請人簽訂承諾書,當即就可以發放衛生許可證。我委還打破常規行政許可辦結程序,從便民惠民、優質服務的理念出發,推出快遞服務。對辦件辦理完畢后需要快遞的,窗口工作人員主動幫助寄送,減少辦事群眾往返取件路程,節約辦事成本。同時,我們通過電話、QQ、微信等交流平臺,第一時間解決申請人在辦事各環節遇到的問題,對政策法規給予全方位指導,將服務從柜臺內延伸到柜臺外。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全力打造高效便民的衛生健康服務綜合窗口。

2019年1月11日16:08
主持人 胡江 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
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