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天水市委網信辦、市扶貧辦主辦,天水在線承辦的天水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先進事跡“云端”報告會第十八期在天水在線抖音直播間進行。天水在線主播田田邀請來自天水市政府金融辦干部,現任秦安縣王鋪鎮邵莊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的羅高峰進入天水在線抖音直播間作了題為《扎根山區扶真貧 培育產業報黨恩》的先進事跡報告。
扎根山區扶真貧 培育產業報黨恩
天水市政府金融辦駐邵莊村第一書記羅高峰

大家好!我是來自天水市政府金融辦的羅高峰,現任邵莊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今天,我報告的題目是《扎根山區扶真貧 培育產業報黨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2015年7月,我積極響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告別城市優越的生活、離開年邁體弱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在王鋪鎮邵莊村開始了漫長的幫扶工作。作為扶貧一線的幫扶干部,我親歷了脫貧攻堅戰的艱苦斗爭,參與了致富奔小康的偉大實踐,單位領導鼎力支持、鎮村兩級積極帶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燈亮了,村莊凈了,山坡綠了,道路寬了,產業旺了,群眾笑了……
邵莊村位于秦安縣西北方向38公里,王鋪鎮西南4公里,地處高山地帶,屬梁峁溝壑地形,村子山大溝深,村民居住分散,是一個基礎條件較差的貧困村落。全村有4個自然村109戶466人。現有建檔立卡人口53戶244人,剩余貧困戶1戶5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建檔時的49.4%下降到0.98%,2019年實現了全村整體脫貧。
抓黨建促脫貧,一張藍圖繪到底。在幫扶過程中,我們從理思路、作規劃、夯基礎、興產業入手,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在充分征求意見、反復研究討論的基礎上,確立了“黨建引領致富路,‘五化’工程促脫貧”的工作思路,通過大家的推動落實,形成了邵莊扶貧新模式。吹響了脫貧攻堅戰的號角,燃起了致富奔小康的烈火。
我們通過推行“五學”模式,開展黨員先鋒引領行動,實施“能人管村、好人治村、強人帶村”三位一體“頭雁工程”,踐行年輕黨員重培養、創業黨員重示范、高齡黨員重服務、特困群體常關照的“三重一關照”活動,促進了黨建工作與幫扶工作的深度融合,黨建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抓項目夯基礎,一顆初心為人民。我們通過金融機構協調幫扶資金160多萬元,重點推動實施了林果種植產業化工程、村容村貌美化工程、百盞路燈亮化工程、配套村莊凈化工程、山坡道路綠化工程。在村頭巷尾安裝太陽能路燈119盞,方便了群眾夜間出行;工作隊見縫插綠,號召發動群眾,在荒山荒坡、道路兩側栽植云杉、垂柳、櫻花、香花槐2萬多株,田間地頭種植花椒、蘋果、核桃1萬多株,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綠化效果;同時,更換了清運設備農用車,修建了垃圾填埋場,環境治理收效良好,為群眾脫貧致富鼓足了信心。
抓產業促增收,攜手鋪就致富路。我們秉持著學農愛農的初心,通過爭取幫扶物資,免費為農戶提供化肥、地膜、優質籽種,鼓勵農民改造花椒、蘋果老果園,動員群眾擴建種植新果園,規模達1000多畝,動員群眾在果園套種冬花、馬鈴薯等低桿作物,實現了立體種植,彌補了幼樹前期無收益的空白,形成了以花椒為主導的特色支柱產業,油葵、藜麥、金銀花等多樣化種植模式富有成效,全體村民從中受益,更多貧困戶通過產業發展實現了穩定脫貧。
抓行動補短板,奮力筑夢新時代。我們重點開展扶貧車間幫建行動,去年建成了王鋪鎮第一座花椒烘干、篩選、包裝車間,實現了花椒、蔬菜、中藥材等農產品就近就地加工,線上線下銷售。今年又幫建了全鎮第一座200噸蘋果冷藏庫,采取幫扶單位協調出資,雪原果業技術支持,騰盛合作社具體實施的發展模式,優先吸納貧困戶參與,示范帶動周邊群眾增收,通過拉升產業鏈條,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56歲的老黨員李百丑,是果園管理的土專家,管理的蘋果園已初具規模,套袋紅富士收益可觀,他還經常利用閑暇時間指導果農管理果園,用自己的農用車拉水服務群眾,成為黨員學習的好榜樣、果農問道的好師傅。更難能可貴的是,村里冬花、藜麥種植,黨員蔡萬牛帶頭在自己的地里先種;道路要拓寬,老黨員李福建主動讓出自己的地頭;硬化路要改道,抗戰老兵邵彥鴻搬遷了房屋;防汛第一線,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冒雨救災;大雪封路時,幫扶工作隊第一時間掃雪開路……回想這一切,黨員群眾帶頭挖窮根、換窮業、摘窮帽的感人事跡如同老電影一樣一幕幕呈現,歷歷在目,摧人淚下。
在這里,我們用腳步丈量著農村的土地,用真情體驗著農民的冷暖,用思想考量著農業的方向,用初心書寫著村莊的變化,讓我真正理解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現實意義。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今的邵莊,正以乘風破浪之勢,愚公移山之志,帶領全村人民朝著幸福美好新生活挺進!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