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脫貧攻堅 描繪美麗鄉(xiāng)村”
天水美術館、天水書畫院寫生采風活動走進武山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秋氣漸寒,霜花初見,10月17日,天水美術館、天水書畫院“助力脫貧攻堅 描繪美麗鄉(xiāng)村”寫生采風活動走進武山,全館專職畫家一行九人在大福武山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寫生。

(天水美術館館長李靖)
本次寫生采風活動由天水美術館館長李靖帶隊,在武山縣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劉斌、武山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汪向理的統(tǒng)籌安排下,武山縣美協(xié)副主席馬書保、武山縣文化館陳黎及青年教師范云平擔任活動向導,寫生團隊畫家有張東懷、范宏亞、張應生、劉虎森、郭向雷、索育紅、李敏豪等。

(李靖作品:明 王履 《詠武山水簾洞》》
此次寫生采風活動,既是文化扶貧、藝術扶貧的有益實踐,也是藝術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為民的重要體現,對推動鄉(xiāng)村旅游與文化的發(fā)展和畫家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都有積極的影響。畫家們從美麗武山的后花園龍臺鎮(zhèn)、老君山森林公園、魯班山體驗了新興的生態(tài)旅游;去木梯寺、水簾洞、拉梢寺、千佛洞參觀了石窟藝術;從灘歌古鎮(zhèn)、城關鎮(zhèn)南峪村、咀頭鄉(xiāng)后吳村、管溝村張家堡等古村落感受了武山人民淳樸的民風;同時了解了山丹鎮(zhèn)的旅游及鴛鴦玉雕。盡管大山深處氣溫較低,山風很大,但絲毫沒影響畫家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大家揮毫潑墨,盡情描繪大福武山的大川秀水,抒發(fā)一腔愛國愛黨愛民的情懷。

(李靖作品:宋 石應孫《水簾洞行吟》)
一周的寫生采風活動圓滿結束,是結束亦是新的開始。天水美術館扎實推進每一次寫生采風活動,努力創(chuàng)作出有思想、有內涵、有深度的藝術作品,展現新時代藝術家的責任和擔當,用畫筆謳歌新時代展現美麗鄉(xiāng)村魅力,一幅幅作品無疑將激發(f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

(張東懷)

(張東懷作品:魯班山)

(張東懷作品:南裕溝寫生)

(范宏亞)

(范宏亞作品:《農家》武山管溝村張家堡寫生)

(范宏亞作品:《農家》武山龍臺鎮(zhèn)董家村寫生)

(張應生)

(張應生作品:董家村農家樂)

(張應生作品:武山輸盤魯班山)

(劉虎森)

(劉虎森作品:拉梢寺)

(劉虎森作品:四門鎮(zhèn)所見)

(索雨紅)

(索雨紅作品:秋景之一)

(索雨紅作品:秋景之二)

(郭向雷)

(郭向雷作品:故園之一)

(郭向雷作品:故園之二)

(李敏豪)

(李敏豪作品:城關鎮(zhèn)南裕村堡子)

(李敏豪作品:拉梢寺摩崖大佛)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