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至30日,天水市畜牧獸醫局局長王新強帶領市局分管領導、市畜牧站相關負責人,武山縣委副書記,張家川縣、清水縣政府副縣長,各縣區畜牧中心主任及部分畜牧企業負責人共22人赴張掖市考察學習草食畜牧業及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先進經驗和典型模式。張掖市委副秘書長安月香,張掖市畜牧獸醫局局長王興銘,甘州區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田繼新,臨澤縣政府副縣長宋永福及張掖市、縣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考察。

考察團一行利用一天半時間,走訪考察了甘肅德聯牧業萬頭奶牛養殖基地,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萬禾草畜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甘肅祁連牧歌實業有限公司,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張掖市職教中心,甘州區堿灘鎮普家莊村、黨寨鎮陳寨村、新墩鎮雙塔村、甘浚鎮速展村和祁連養殖小區,臨澤縣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帶項目點,倪家營鎮下營村后院分戶養殖示范點、倪家營鎮景盛奶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高莊肉牛養殖園區、遠大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沙河鎮興農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地。通過實地觀摩、聽取講解、現場交流等方式,考察學習了張掖市在推進草食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抓牢鄉村振興、實施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

12月30日上午,考察團在張掖市畜牧獸醫局召開了總結會議,與會的考察團成員與張掖市畜牧獸醫局領導、站所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就育肥牛的養殖模式、黃牛地方品種的繁育、奶牛養殖的規模標準、飼料飼草產業的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編制、畜牧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基層站所的工作現狀、牛產業全鏈條的建設等畜牧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和相關措施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互動交流,并就加強兩地學習、交流、協作,取長補短,互促共進達成共識。
考察團認為,張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發展,制定出臺了《張掖牛產業發展五年規劃(2019-2023)》《張掖牛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和《關于進一步支持張掖牛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和29項扶持措施,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圍繞現代畜牧業發展定位,在打造肉奶牛“百億級產業體系”等重點項目建設進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畜牧產業發展呈現“全、大、新、融、活、專”的特點:“全”即畜禽養殖種類齊全,牛羊豬雞全面發展,畜牧業產業鏈條長,畜產品品牌多,尤其在牛產業方面,成功打造牛產品品牌30余個;“大”即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建成萬頭以上肉牛場3個,千頭以上牛場44個,百頭以上牛場311個,全市牛飼養量達到92.5萬頭;“新”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創新肉牛地域品種培育方式,培育形成800頭核心群母牛、60頭種公牛和2300頭基礎群母牛的肉牛育種群,“張掖肉牛”品牌培育初見成效。二是創新融資方式,設立專項貸款風險補償金,為重點肉牛繁育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加強與省金控的聯系溝通,積極幫助企業爭取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基金,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融”即探索形成了“農牧結合、產加配套、糧飼兼顧、種養循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模式,有力促進了畜牧業轉型升級。“活”即靈活運用大數據管理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營銷優勢,形成了“互聯網+畜牧”的銷售模式,開拓線上交易市場,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專”即做專做精牧草種植和牛羊養殖,養殖企業和種植大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專業人員人盡其才,為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技術保障。
考察團表示,天水市畜牧業發展還存在規模小、鏈條短、品牌少等不足和短板。全市畜牧系統將以此次考察學習為契機,深化四個方面的學習:一是學理念,即學習張掖市推動畜牧業發展和助推鄉村振興方面的先進理念,進一步打開思路,提高認識;二是學方式,即學習張掖市畜牧產業發展方式方法,結合自身實際,提高我市草食畜養殖的標準化、規模化和效益化;三是學政策,即學習張掖市委市政府關于扶持畜牧業發展的系列政策,爭取各級財政列支一定資金,扶持畜牧業發展;四是學精神,即天水市畜牧系統干部職工和企業家要學習張掖市畜牧系統及各位企業家敢打敢拼的精神,鼓足干勁、再添措施,全力助推我市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