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
——市政協“發展鄉村旅游”雙月協商座談會側記

鄉村旅游是農村發展的戰略產業,發展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鄉村旅游已成為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村富民的重要途徑。如何推動我市鄉村旅游產業發展?4月25日,市政協組織召開“發展鄉村旅游”雙月協商座談會,市政協相關委員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部分縣區政府、政協分管領導以及秦州區平南鎮、麥積區后川村負責人立足全市發展鄉村旅游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各自工作特點,就推動全市鄉村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協商座談。
"秦州區鄉村旅游人數占到旅游總數近三分之二。"秦州區政府副區長蘭雪艷表示,鄉村旅游業發展是全區鄉村群眾增收的新的增長點。她建議,以實施鄉村振興為總抓手,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本的鄉村旅游,推進鄉村觀光旅游向鄉村休閑度假和生活體驗轉型升級。
天水市商務局副局長孫赟軍發言說,目前,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可謂恰逢其時。全市在電子商務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截至目前,全市電商共有1900多家。他建議,每年確定部分縣、鄉鎮,通過集中人力、技術、資金等,打造金牌旅游景點,逐步推動形成全市到村的旅游帶或旅游圈。
天藍、地綠、水清、村美、院凈、家潔……是人們心目中所向往中的美麗鄉村新畫卷,那里有鄉愁,也有美好的記憶。就農村農家樂如何高質量發展,麥積區麥積鎮后川村主任李金海分析了后川村的發展和存在問題,建議要因地制宜、精準定位做規劃,立足村情實際,挖掘當地資源、量體裁衣,不盲目效仿;市政協委員馬立新提出鄉村旅游要在謀劃、補鏈、聚合上做文章,規劃要彰顯個性特色,開發包裝好特色產品,整合各方面力量,借助鄉村振興政策,采取整合項目資金,政府獎補、群眾參與的方式,有步驟、有計劃的持續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
“形式單一,特色不夠明顯,模式不夠創新,低水平和復制模仿問題嚴重,難以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味的需求。”市政協委員、市司法局副局長霍珍珍在建言中分析問題,建議借鑒康縣發展美麗鄉村的經驗和模式,深入挖掘鄉村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打造景區依托型、田園觀光型、休閑度假養生型等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高志成委員提出首先要提高認識、領導重視,政府主導,多方投入,整合項目,產業帶動以實現高質量發展。呂汰、汪麗娜、趙晨等委員從生態優先發展、保留鄉村風格、鄉村味道、改善環境風貌、提升農民參與能力等方面提出很好的意見建議。
當天,在座談會上,市政協文化文史委負責人通報了調研考察的情況,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與委員共同協商討論,圍繞鄉村旅游發展趨勢,對比分析天水鄉村旅游發展問題和優勢,并就高質量發展談真知灼見、出思路謀策略,進一步理清了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路。

市政協副主席屈光平指出,這次雙月協商以發展鄉村旅游為專題、也是市政協雙月協商的良好開端,委員進行了前提調研和赴康縣的學習考察,準備充分,協商座談也實現了專出水平和特色的要求,大家暢所欲言,共同匯聚智慧,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全市鄉村旅游發展,要緊緊圍繞“產業興、農民富、農業興、農村美”的思路,加快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乘勢而上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為加快全市鄉村旅游發展做出政協組織應有的貢獻。(市政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