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霞調研機械制造業發展情況時強調
做大做強做優機械制造業 全面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
天水日報訊【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馬放】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也是我市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為深入了解我市機械制造業發展現狀,8月13日,市委書記張永霞對全市機械制造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論述,始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這兩個關鍵問題,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做優機械制造業,全面塑造天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我市機械制造產業發展的基礎奠定于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經過多年優化升級,逐步發展形成了以數控機床、鍛壓設備、車用軸承、風動工具、制藥設備為主的機械制造產業。張永霞先后來到風動機械、岷山機械、星火機床、海林中科、華圓制藥等企業,深入生產車間,與企業負責人和工人親切交談,實地察看核心技術產品,詳細了解企業科技創新、升級改造、人才儲備、發展規劃等情況和面臨的困難。

“要鼓足干勁,讓老工業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調研過程中,張永霞了解到這些“三線”企業發展歷程,特別是通過出城入園建設發展成為現代化的企業,十分欣慰。她說,幾十年來,老工業企業繼承和弘揚“三線精神”,立足實業、深耕主業,打造品牌、擦亮招牌,成為行業的“領頭羊”,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希望企業進一步堅定信心、找準定位,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強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認真對接鏈條合作企業,為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招商引資提供依據;聚焦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機制、完善措施、優化環境,確保人才育得出、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張永霞強調,要清醒認識當前我市機械制造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實際,優化布局,精準查找產業基礎薄弱環節,著力突破“卡脖子”瓶頸,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著力打造現代工業產業體系。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環節的主體作用,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支持成長性好、內生動力足、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鏈主企業做大做強,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以企帶企、以商招商,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鏈企業集群化發展,加快我市機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張永霞強調,市委、市政府是企業發展的堅強后盾,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精心做好服務保障,全面落實惠企政策,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要為企業之間互相學習和交流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全力支持企業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做大做強。
市委副書記楊小平,市委常委、副市長景丹,市政協副主席、麥積區委書記成少平,市委秘書長何吉洲一同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