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送溫暖 幫扶獻愛心
——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聯合愛心公益團隊深入幫扶村開展“暖冬”行動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提升駐村幫扶質量。12月9日,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聯合天水藍之林環保公司、甘肅百路源環保科技公司、甘肅云沐佳建筑裝修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和人士,深入幫扶村清水縣山門鎮吊山村開展“暖冬”行動,走訪慰問老黨員、特殊困難戶、孤寡老人等重點人員。

吊山村位于清水縣山門鎮東南部27公里處,海拔2000米以上,屬于典型的高寒陰濕林緣山區。全村共54戶238人,1個村民小組,其中殘疾人9人,低保戶9戶22人,2戶邊緣戶,無五保戶和脫貧監測戶,村內常住27戶,約50人,其余農戶在縣城和周邊鎮上打工或陪孩子讀書。全村耕地面積共989畝,核桃栽植98畝、花椒356畝,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馬鈴薯、小雜糧。由于吊山村地處林緣山區,耕地多為山坡地,并且地塊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的產業基地。該村已于2019年底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底本村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
吊山村于今年8月調整為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的聯系村,單位為村上選派了第一書記。近期天氣漸漸變冷,村里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的生活如何?駐村工作隊在工作生活中有什么困難?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把切實做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工作作為學黨史、辦實事的具體實踐,單位志愿者團隊組織有關愛心人士和企業,根據調查掌握的情況,積極準備好所需愛心物資,12月9日一大早,由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工會主席張國麟帶領志愿者團隊一行12人,赴清水縣山門鎮吊山村慰問。

當天中午,在村委會現場,志愿者和山門鎮、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和群眾代表60多人參加了慰問活動。志愿者團隊向群眾宣講建黨100年來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宣傳引導村民心懷感恩、培育良好家風,遵紀守法、互幫互助,勤勞致富、共同參與鄉村振興。并為全村在家的30多名群眾發放了棉衣棉帽,贈送了書畫作品,將黨的溫暖傳遞到了每一個家庭。
志愿者團隊一行先后深入80歲以上老黨員王義清,80歲以上留守老人張田西、王迎娃、重度殘疾人楊永煥和大病戶王徐良、王富代6戶群眾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了暖風機、清油、大米等生活物資,用真心真情解決了群眾的實際困難。志愿者團隊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家庭生活狀況、身體情況、家庭變化等,講解了冬季用火、用電、防盜、防騙等安全常識,叮囑他們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并鼓勵他們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努力克服眼前困難,盡早過上美好富足的生活。重度殘疾戶楊永煥對慰問組的到來表示了感謝,并飽含熱淚的說:“感謝黨、感謝政府為我們送來了溫暖,謝謝,謝謝!”。

愛心團隊還為當地鎮政府、村委會、駐村幫扶工作隊捐贈了價值1萬多元的凈水設備、茶吧機、暖風機、清油、大米、面粉、茶葉、洗衣液等生活物資。書畫家還現場為大家創作了書法作品。

下一步,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把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同駐村幫扶工作有效結合,切實解決群眾在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將各項幫扶措施落到實處,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認可度。
據統計,本次慰問活動物資共計價值31000元,全部由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組織愛心公益人士和企業捐助提供。藍之林環保公司捐贈棉衣、加厚衣100件,耳帽20個,價值18000元;甘肅百路源環保科技公司捐贈茶吧機1臺、凈水設備2臺、暖風機10臺、洗浴液8桶,價值10000元;甘肅云沐佳建筑裝修有限公司捐助茶葉、冰糖10份,價值1000元;天水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工會主席張國麟個人捐助現金2000元,購買慰問生活用品。中書協會員、天水市慈善書法家楊鑒生,天水市青年書畫家張引名、李國華,天水電視臺朱晨華捐贈書法作品50多幅。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