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天水市博物館參加第三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大會系列活動
9月23日—26日,第三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大會在山東省鄒城市文保中心成功舉辦。天水市博物館作為聯盟發起單位之一與來自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的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19家成員單位、50余位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盛會。大會包括聯盟預備會、聯盟大會、聯盟交流會、現場交流、“禮運大河——黃河流域禮儀文化展”等系列活動。天水市博物館館長、天水市伏羲文化博物館館長劉玉璞受邀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辭,并向聯盟成員單位參會代表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

▲天水市博物館館長、市伏羲文化博物館館長劉玉璞在開幕式上致辭
24日上午,召開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大會,聯盟秘書長、晉祠博物館館長郭保平向聯盟各單位作了上一年度聯盟工作匯報。大會對聯盟發展、規劃的一些議題進行了表決,通過了聯盟徽章,同意吸納了青銅長峽·黃河之魂——大峽谷旅游區、平涼市博物館兩家單位加入聯盟。理事長王新生作了總結發言。

▲第三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預備會

▲第三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大會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血脈。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水市伏羲廟考察時指出,“伏羲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要將這份寶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好,讓祖先的智慧和創造永勵后人,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水伏羲廟重要講話精神,聯盟大會研究決定天水市博物館為下一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大會舉辦地。會上,天水市博物館劉玉璞館長與第三屆聯盟大會主辦單位負責人交接了聯盟杯。

▲天水市博物館館長劉玉璞與第三屆聯盟大會主辦單位負責人交接聯盟杯
24日下午,舉行了聯盟經驗交流會,山東省鄒城博物館等7單位代表圍繞“講黃河故事,系華夏根脈”主題,暢談了堅持文化“兩創”方針,近年來黃河流域文物保護、發展、活化和利用的新成果,以及尋根問祖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了文物發展的瓶頸和困難,尋根問祖文化傳承和研究面臨的難題,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具備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強的意見和建議。

▲鄒城市文物保護中心黨總支書記劉艦發言
會議期間,“禮運大河—黃河流域禮儀文化展”在山東省鄒城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山西省文物局、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指導,太原市文物局、濟寧市文化和旅游局(濟寧市文物局)、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主辦,太原市晉祠博物館、鄒城博物館、天水市博物館等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各參展單位承辦,展期兩個月。展覽匯集了“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成員單位的展品近百件(組),同時輔之以詩歌、繪畫、紋飾等元素,以“禮制”文化為主線,分“禮儀之源”“禮儀之流”“禮儀之合”三個單元,從黃河流域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出發,展現黃河流域禮樂文化對于中華文明的深遠影響,展示黃河流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弘揚黃河文化的精神內涵。此次展覽,天水市博物館協同天水成紀博物館共提供藏品20余件,同時天水市博物館提供自主研發的羲皇福寶銅鏡、八卦羅盤儀、龍鳳書簽、劉海戲金蟾熏爐等20件文創產品參展。

▲“禮運大河—黃河流域禮儀文化展”開展

▲與會嘉賓參觀展覽

▲天水市博物館藏品參展

▲天水市博物館藏品參展

▲天水市博物館文創產品參展
隨著聯盟力量的不斷壯大,聯盟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目前共有會員單位19家,“省校合作”院校9家。明年,天水市博物館作為第四屆聯盟大會主辦單位,將做好東道主,積極籌備聯盟大會系列活動,為聯盟各成員單位講好黃河文化故事、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