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館特邀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文博研究館員王琦在明道堂作了題為《甘肅彩陶鑒定基礎》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天水市博物館館長劉玉璞主持,天水市博物館職工、天水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師生、天水行業博物館同仁、熱衷于地域文化的社會人士100余人聽講。
在講座中,王琦研究員以出土和館藏彩陶資料為中心,系統梳理了甘肅彩陶文化的源流與變遷。指出,甘肅素有“彩陶之鄉”的美譽,這里彩陶形成時間早、綿延時間長、文化序列清晰完整、數量巨大且精美,展現了甘肅數千年的文化風貌。甘肅東南部的天水一帶是甘肅彩陶文化的策源地,從距今約8000年的大地灣文化伊始,到圪垯川、王家陰洼仰韶文化的興盛,再到師趙村、七里墩遺址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綿延5000余年,形成了獨特完整的彩陶歷史。

講座最后,劉玉璞館長總結說:王館長以豐富的彩陶圖像為我們直觀呈現了彩陶藝術的流變,尤其對各時代彩陶工藝、技術、紋飾、藝術特點都進行了詳細介紹,這些都是王館長在長期工作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于我館職工彩陶知識的豐富和彩陶鑒定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強的專業指導性,對我館做好學術研究、藏品管理、保護修復、陳列展覽都有啟發意義,希望大家能夠結合各自專業和工作特點認真消化吸收,為今后的工作儲備知識,不斷提升自身學術研究水平。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