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喜訊傳來,根據甘肅省文物局、甘肅省財政廳〔2024〕33號文件通報,天水市博物館在2024年度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績效考評工作中,再次被考評為“優”等次。

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單位、全國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甘肅省文明單位,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為指導,堅持改革創新,以快節奏的質量、高效率的工作狀態,努力建設國家卓越博物館和創建伏羲廟國家5A級旅游大景區。在隊伍管理、陳列展覽、社會教育、智慧化建設、文物保護修復、學術研究、古建修繕、文化產業發展卓有成效全面進步,始終走在全省市級館前列。
2024年,天水市博物館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一人被表彰為第十批甘肅省優秀專家;兩人獲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全省博物館紀念館講解員大賽博物館組優秀獎;三人獲得甘肅省第九屆科普講解大賽獎項;榮獲甘肅省非遺及文創精品展獎項。


2024年,天水市博物館全年新征集藏品153件套;舉辦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4場次;完成了館藏29件(套)書畫文物的修復工作及修復日志、檔案及驗收報告的編制工作;對館藏67件(套)陶質文物保護項目開展了前期修復實驗,細化修復技術路線,并有序進行實施;對伏羲廟太極殿內14幅《伏羲功德圖》進行重新裝裱;完成《天水市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保護修復項目》修復計劃上報工作。全年舉辦臨時展覽16個,其中原創展覽4個,引進展覽6個,對外交流展6個;不斷加強“互聯網+博物館”建設,通過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以現代科技融合方式制作推送了5個數字云展覽。“瓷上風雅——宋金元瓷器主題展”榮獲甘肅省文物局重點推介項目;《唐侍女陶俑(天水話版)》系列短視頻榮獲甘肅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優秀推介項目。先后與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國家典籍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晉祠博物館、無錫慈善博物館等國內知名文博單位聯合舉辦外展,共出借文物287件套。

▲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活動

▲“瓷上風雅——宋金元瓷器主題展”榮獲甘肅省文物局重點推介項目

▲館藏文物在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
截止11月底,伏羲廟景區、博物館各接待游客130余萬人次,策劃開展社教活動72場次、現場教學24場次、四進活動20場次,策劃開展國際博物館日和自然與文化遺產日、科普月、國慶節等系列活動,“薪火相傳賡續前行”青少年系列思政課程榮獲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介項目,進一步擴大了社會教育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開展社教活動

▲開展“四進”活動


▲“薪火相傳賡續前行”青少年系列思政課程榮獲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介項目
舉辦線下學術講座4場,線上講座2場;發表各類論文、文章18篇,策劃實施了“師帶徒項目計劃”館內成立了24個項目組,開展學術研究工作;向省委宣傳部、省文物局、省社科聯、省科技廳、市科技局報送省級課題8項,社科選題5個,新立項甘肅省文物保護和科學研究課題1項,出版專著《云水駢偶——天水市博物館館藏紙質對聯藝術研究》、《胡漢同華——北朝石葬具與天水出圖石棺床研究》。

▲舉辦學術講座

▲《胡漢同華——北朝石葬具與天水出圖石棺床研究》
完成天水伏羲廟部分古建筑保護修繕工程,新增果皮箱4組,增添禁煙標識和垃圾分類標識,力爭創建無廢景區。

▲伏羲廟部分古建筑保護修繕
深入挖掘伏羲文化內涵,結合傳統文化元素,自主設計研發了19款特色文創產品,2024(甲辰)龍年吉祥物龍馬玩偶榮獲“公益福彩杯”天水市第三屆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設計大賽二等獎,河洛掛牌在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匠心傳承創意綻放”——非遺及文創精品展中榮獲全省十佳文旅創新產品獎。

▲河洛掛牌在第七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匠心傳承創意綻放”——非遺及文創精品展中榮獲全省十佳文旅創新產品獎
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不斷擴大宣傳影響力,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賬號官方平臺瀏覽量總計5755萬人次,策劃線上“二十四節氣文物海報圖”系列宣傳活動、2024(甲辰)龍年正月初一子時拜祖祈福參祭人活動;推出“周周講文物之小小講解員”“周周講文物之廉潔文物”“專家講文物”系列文物講解視頻,推出“文博推廣員帶你逛天博”系列宣傳視頻,在全平臺引起熱烈反響,講好了文物故事、天水故事。

▲“周周講文物”系列文物講解視頻

▲“文博推廣員帶你逛天博”系列宣傳視頻
此次績效考評榮獲優秀等次,是對天水市博物館一年來工作的肯定。下一步,天水市博物館將繼續堅持改革創新,發揮優勢,不斷提升工作內涵和水平,增強社會影響力和公眾滿意度,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文化體驗,為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