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歷史文脈激發非遺活力
——2024年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綜述

2024年,天水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工作方針,以“弘揚傳統文化、激活天水非遺、深度文旅融合、加快產業發展”為主題,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各項工作任務,讓全市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煥發新活力。
建設名錄體系,持續完善保護制度。有序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制定印發《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管理辦法》,為高起點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扎實開展天水市第五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認定工作,認定公布天水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62名。積極申報省級非遺名錄項目,“天水麻辣燙制作技藝”“西秦腔”等23個項目被省政府認定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組織對我市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情況進行績效自評和第三方現場考核評估工作,進一步完善文字、圖片、電子文本、錄像等數據庫資料。

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先后選派省級以上傳承人參加國家、省級相關研修班38人次和25名優秀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加“2024年甘肅天水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研修班”,組織秦安小曲、武山旋鼓舞、清水剪紙等項目傳承人走進中、小學校授課,共培養學員800余人。大力開展非遺“五進”及非遺社教活動,通過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平臺搭建,展示傳承人技藝風采,不斷擴大非遺影響力和傳播力。全市19名非遺傳承人被省工信廳評定為省級鄉村工匠名師,其中,兩名市級非遺傳承人被命名為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

活化非遺資源,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成功舉辦2024年甘肅省“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暨天水市非遺年貨節系列活動,涉及全省非遺項目187項、省級非遺工坊16家。今年3月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后,及時組織各縣區及項目保護單位開展非遺展演41場次、社教活動21次、循環演出640個、進景區52場次、進校園34次。組織特色非遺節目參加甘肅省非遺展演季、甘肅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展銷主會場活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仙女湖非遺旅游歡樂周、2024年黃河非遺美食月等活動。“隴上江南天水非遺”入選2024年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

積極申報項目,多元點亮非遺經濟。加強非遺項目保護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確保2024年度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專項資金及省級非遺工坊補助資金合規、高效用于非遺項目傳承、保護和推廣。積極申報2025年度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專項資金,有力完成2022年度國家級非遺項目專項資金驗收工作、2023年度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專項資金執行情況績效更新、自評工作和非遺保護工作管理平臺非遺工坊管理系統信息錄入填報等工作。

打造示范基地,充分發揮載體效能。加快全市非遺保護工作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效發揮非遺保護傳承在促進就業增收、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薦雅路人麻鞋非遺工坊入選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公示名單。開展天水市特色“非遺村”、非遺工坊、非遺傳承示范基地評定工作。認定2024年度市級非遺工坊7家,天水非遺特色村鎮6家,天水市非遺傳承示范基地11家。
(來源: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