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保障全市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人員安全溫暖過冬,天水市救助管理站積極作為,結合實際,精心制定《天水市救助管理站2024-2025年度“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實施方案》并進行了會議部署。自11月中旬起,正式啟動專項救助行動,采取“接待、照護、救治、尋親、護送、巡查、回訪、宣傳”八步工作法,推動專項行動不斷走深走實。
一是熱情接待救助。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員熱情接待自行來站求助、公安轉送救助等到站救助對象。對符合受助條件的人員,提供住宿、食品、通訊等服務內容,并與服務對象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和近期生活狀況,及時有效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讓每一位受助人員感受到家的溫暖。
二是用心照護服務。積極適應遇困服務對象新期待、新要求,增強站內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改進服務方式。受助人員進站接受救助后,工作人員根據受助人員需要為他們在用餐、住宿、穿衣、如廁、洗浴等方面提供貼心服務,并堅持每天對受助人員居室及活動區域進行衛生清理、消毒,確保受助人員站內服務人性化、精細化,真正用心用情用力體現了新時代救助管理工作服務理念。
三是及時送醫救治。面對身體殘疾、精神障礙的受助人員,第一時間將其送往定點合作醫院進行救治。在救治過程中,工作人員積極與醫護人員溝通,全面了解受助人員的身體狀況。受助人員身體恢復穩定后,及時將其接回,繼續提供后續的救助服務,切實保障其基本權益。
四是優化尋親措施。不斷健全尋親工作機制,與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公安局一體化實戰中心簽訂《流浪乞討人員身份信息核查協議》,依托公安部門全國人口信息系統和DNA數據庫比對、人臉識別等方式,積極幫助身份信息不清受助人員尋親,讓他們早日回歸家庭。
五是安全護送返鄉。對于未成年人、殘疾人和其他特殊困難受助人員,組建三支工作隊輪流負責護送返鄉工作。提前進行車輛安全檢查,做好護送行程安排,積極與受助人員親屬、當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溝通接領事宜,確保安全送返。
六是主動街面巡查。積極與天水火車站、天水南站、麥積區中醫院、花牛派出所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加大夜間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在市中心地段的銀行自助服務廳、步行街、地下通道、橋梁涵洞等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人員易露宿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一旦發現服務對象,工作人員耐心勸導其到站接受救助;對不愿入站的服務對象,及時發放棉衣、棉被、方便面等御寒救助物資,第一時間為他們提供救助服務。
七是做好回訪工作。對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中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肢體和智力殘疾人員、反復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進行定期電話回訪。通過與親屬、村(居)委會干部溝通,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記錄他們的困難需求,并及時與所在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民政助理員協調,共同幫助解決問題。通過持續的跟蹤回訪,有效減少了反復流浪乞討現象的發生。
八是抓好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新天水”、“天水在線”等網絡媒體平臺,發布《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倡議書》,呼吁廣大市民關注關心流浪乞討及臨時遇困人員。通過手機短信向全市市民發送救助信息及24小時救助熱線電話,拓寬求助渠道。在街面巡查過程中向城管、交警、環衛工人等發放入站救助引導卡片,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自專項救助行動開展以來,累計救助124人,其中未成年人23人,殘疾人4人,精神障礙人員18人,開展尋親服務4人,醫療救治6人;發放救助物資禮包69份,各類救助過冬物資及生活用品994件。下一步,天水市救助管理站將持續深入推進“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不斷優化服務流程,確保每一位求助者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最及時、最貼心的服務。
(來源:天水市民政局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