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3月8日,天水市博物館策劃舉辦了“穿越千年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卷軸制作活動”。共有30名青少年滿懷熱忱參與其中,開啟探尋絲路文化魅力的奇妙之旅。

活動初始,宣教員化身歷史引路人,帶領學員漫步古代陶器、青銅器展廳。以絲路文物為切入點,生動講述了絲綢之路的起源和其如何在歲月長河中成為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璀璨紐帶。孩子們仿若穿越時空,置身駝鈴悠悠、商貿昌盛之境,對絲路發展歷程有了深刻認識。
隨后,宣教員以PPT形式帶領孩子們將視角聚焦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地處絲綢之路東段的天水,是絲路文化傳播的重要見證者。宣教老師以第133窟佛像為切入點,剖析其面部表情等藝術特色,講解其在不同時期的深遠影響。這尊佛像見證了絲路沿線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孩子們被佛像神秘微笑吸引,踴躍提問、熱烈探討,進一步領悟了絲路文化內涵。

課程第三項是繪制絲綢之路卷軸創作活動。孩子們執起畫筆,仿若古代畫師,在卷軸上精心勾勒。有的專注繪制絲路路線圖,用線條重現商隊往昔的行進軌跡;有的描繪貿易場景,展現不同民族商人交易的熱鬧畫面。創作中,孩子們面對畫面布局、色彩搭配等難題,請教宣教老師及時指導,大膽創意。
一番努力后,一幅幅精美卷軸畫作精彩呈現。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孩子們扎實繪畫功底,更飽含他們對絲路文化的獨特理解與感悟?偨Y分享環節,孩子們踴躍發言,感慨家鄉天水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驚嘆絲路文化的博大精深,期待未來參與更多此類活動。

此次“絲綢之路”卷軸制作活動,如文化甘霖潤澤青少年心田。孩子們借此深入了解絲綢之路歷史魅力與“一帶一路”時代意義,掌握卷軸畫繪制技巧,心中種下傳承弘揚絲路文化的種子。相信這份獨特文化體驗,將照亮他們成長之路,推動絲路文化在新一代中傳承創新、綿延發展。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