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智慧博物館、數字博物館建設和推廣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為積極順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推動天水市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增強文物數字化保護與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辦公效率,天水市博物館于3月13日在伏羲學院明道堂舉辦了DeepSeek辦公應用和知網研學平臺使用專業培訓。此次培訓邀請了中國電信萬維公司專家高峰和中國知網甘肅分公司黨政行業銷售經理杜志斌講師分別以《新技術驅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知網研學助力科研效率提升》為題進行授課。天水市發改委、天水市博物館干部職工約100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過程中,萬維公司專家高峰講師分享了新技術在文旅產業中的廣泛應用,AR、VR、AI技術帶給人們工作、生活中的體驗和改變,重點就DeepSeek的發展、8個核心問題、在文旅中的應用,以及為博物館可提供的眾多服務做了講述,詳細闡述了DeepSeek的技術原理,包括其如何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學習,從而實現精準的識別和預測。同時,結合博物館工作實際,講解了該工具在文檔編輯、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創建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解決當前文旅產業發展的實操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DeepSeek的功能特性。
DeepSeek作為一款先進的人工智能工具,在知識整合、智能搜索、數據分析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能夠為文物研究、展覽策劃、公眾教育等博物館核心業務提供強大助力。

培訓的第二階段,知網平臺專業講師詳細介紹了知網研學平臺的功能和架構,教授如何利用多種檢索方式進行文獻查找,快速篩選出符合研究需求的高質量文獻,并從文獻閱讀與標注、知識管理與筆記整理、寫作輔助與引用規范等方面闡述平臺的應用操作。

講授結束,博物館的同志就DeepSeek使用中存在的疑慮與老師進行了現場交流互動。
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資源,積極推動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通過數字平臺,展示當地歷史文化和特色,提升了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實施了館藏300多件精品文物的數字化采集工作。同時,以IP授權形式與文化傳媒公司合作,通過互聯網發行數字藏品,對30多件館藏文物進行二次文創開發,研發重環紋青銅盤煙灰缸、劉海戲金蟾香薰、耀州瓷龍鳳杯、《淘氣陶器趣物論》漫畫等具有獨特地域文化且實用性較強的精品文創產品。
2024年,新建數字體驗中心1個,開發隔空制陶、碎片記憶、文化印記、筆下華彩4個數字交互項目;在天水市博物館歷史文化陳列館增設文物數字墻;實施“數字人”項目;搭建數字云展覽平臺,實現網上虛擬展廳,舉辦“瓷上風雅——宋金元主題瓷器展”等數字云展,通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在線導覽提供語音講解和文字介紹,幫助觀眾深入了解展覽內容;實施了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廟智慧景區游客服務系統升級工程等項目。這些舉措有效推動了天水市博物館智慧化建設的步伐。

此次數字化平臺應用技術培訓,既充實又富有啟發,讓大家掌握了DeepSeek和知網研學平臺的基礎功能應用,通過案例看到了新技術賦能文旅、文博事業的無限可能。培訓也是天水市博物館開展崗位大練兵、部室主任業務能力提升班所進行的初步嘗試。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對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讓AI技術助力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為建設高質量、智慧化博物館踔厲前行。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