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節尋找博物館里的“禮器”
——天水市博物館開展獅蓋銅爐制作活動

清明時節,天水市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穿越之旅,帶領參與者探尋歷史深處的奧秘。
活動開篇,宣教老師以獨具匠心的社教任務卡,向學員們拋出一系列充滿啟發性的先導問題。這些問題瞬間點燃了學員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索欲望。隨后,宣教老師系統講解了清明節的起源、相關習俗等。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學員們對這一傳統節日有了更為透徹的認識。
宣教老師以館藏珍貴文物——“獅蓋銅爐”為切入點,引領學員們走進古代祭祀禮儀與器具研究的知識殿堂,圍繞“獅蓋銅爐”展開深度探究。宣教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詳細講述了“獅蓋銅爐”在古代祭祀活動中的用途,以及其承載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對爐身上精美紋樣的解讀,讓學員們驚嘆不已。在講解過程中,學員們全神貫注,積極踴躍提問。通過一問一答、邊學邊思的互動模式,“獅蓋銅爐”的神秘面紗被層層揭開,學員們真切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卓越智慧。

參觀環節結束后,開啟“獅蓋銅爐”制作活動。在宣教老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下,學員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經過粘合、繪制、上色等一系列步驟,原本普通的材料,在學員們的手中逐漸變成了一件件獨具特色的“獅蓋銅爐”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員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對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進一步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次清明節主題社教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天水市博物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員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全面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在與文物的“親密對話”中,學員們對傳統節日和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得到了提升。未來,天水市博物館將繼續堅守傳承文化的使命,策劃更多豐富多彩的社教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接受歷史文化的熏陶,讓古老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