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主題】館藏文物
【研學課程】“陶罐和鐵罐”與“我在天博修文物”
【課程研發】天水市博物館
【天水市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擔負著天水地域內歷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復、陳列展覽、科學研究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昊伏羲祭典”禮儀的保護與傳承等多項工作職能。天水市博物館展覽陳列以“文化天水”為主題,按歷史發展的時間脈絡,呈現了天水八千年的文化。館藏文物有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書畫、古籍、雜項、民俗文物、現代書畫和古錢幣等,共計31909件,基本陳展廳有9個,展出文物1000余件,以通史和專題的形式展示天水歷史進程和古代文明成就。



【研學內容】依托館藏文物,以天水地區歷史發展脈絡為主線,設計從遠古時期到近現代的社教研學課程,包括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天水歷史文化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在天水市博物館,聚焦代表性文物,通過觀看專業編排的《陶罐和鐵罐》情景劇,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制作工藝及其反映的社會文化。開展文物修復主題研學課程,解讀史前人類的審美與精神世界。
【研學意義】激發對歷史文物的興趣與保護意識,提升觀察力、表達力與藝術鑒賞能力,理解文物作為“無字史書”的重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