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武山>>正文
攝影報道:天水在線走進武山(新農村建設篇)
(2009-7-15 21:27:47)  來源:天水在線  打印本頁

武山縣山丹鄉車川村新農村建設情況簡介

  山丹鄉車川村是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有2個村民小組,2 5 3戶,1150人,總耕地面積1350畝。2008年人均純收入3850元,主導產業為玉器加工,現有加工戶225戶,年產值380多萬元,是武山縣有名的玉器加工專業村。為了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山丹鄉黨委、政府決定在車川村按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建設新村,為全鄉新農村建設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圖紙,統一建設,公共配套,分步推進的要求,建設資金以群眾自籌為主,政府適當補貼為附,計劃用5年時間,在車川村新建一處占地5 0畝,入住1 0 0戶的高標準住宅新區。新區內設占地2.7畝的活動廣場,配套文化活動場所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新區內接通自來水,安裝路燈,硬化道路,綠化環境。住戶用地40畝,每戶0.4畝,公共設施用地10畝,新建二層樓房,建筑面積130.8平方米,分前后院,前院為生活區、后院為生產區,由住戶按統一設計標準新建玉器加工房、配套衛生廁所、沼氣等設施。新建統一院墻,安裝3米寬大門,把車川新村建設成為風格別致、寬敞明亮、綠樹環繞、空氣清新、村容整潔的新型農村住宅新區,目前已建成1 0戶新村住宅并投入使用。

灘歌鎮黑池殿村新農村建設情況簡介

  灘歌鎮黑池殿村位于武山縣城西南23公里的山丹河上游,有3個村民小組,448戶、1925人,土地總面積3200畝,耕地面積1 59()畝,人均耕地O.8畝。全村蔬菜種植面積500畝,占耕地總面積的31.4%,從事蔬菜種植的農戶占全村總戶數的89%,規模養殖戶16戶,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010元。該村自2006年被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以來,設施蔬菜種植和規模養殖兩大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全面完成了試點工作的各項建設任務,   

  一、村莊規劃科學合理。按照“村莊建設規劃有效控制,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到戶”的總體要求,結合本村特點,編制了《黑池殿村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將全村村域規劃為產業區、居住區、綜合服務區三大塊。新規劃的居住區占地1 50畝,規劃新建農宅1 02戶,目前一期50戶新農宅已全面完成,二期52戶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09年全面建成。以村為單元,戶為基礎,編制了《黑池殿村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規劃》,著力發展優勢主導產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主導產業優勢明顯。該堅持走產業富民強村的路子,充分利用當地水、土、光、熱資源豐富的優勢,采取貼息貸款和項目扶持的辦法,大力發展移動棚和冬暖棚等設施蔬菜,實施舊棚改造升級,引進推廣航天系列辣椒和硬質西紅柿等蔬菜新品種,不斷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配套完善蔬菜園區水、電、路等設施,不斷拓寬蔬菜銷售渠道,注冊了“黑池”牌西紅柿、辣椒商標,制作了產品包裝箱。三年來全村蔬菜面積由280畝擴大到500畝,從事蔬菜種植的農戶占全村總戶數的89%,2008年蔬菜人均收入超過2230元,占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5.6%。蔬菜產業的發展壯大也有力地帶動了包裝、貯藏、運輸、營銷等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同時依托N家財政扶持,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分戶經營的辦法,新建標準化養豬小區和養魚小區各一處。蔬菜、養殖產業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循環農業的經濟、生態效益初步顯現。   

文化廣場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緊緊抓住縣上實施村莊道路硬化的大好機遇,采取“群眾鋪底子,政府罩面子’’的辦法,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完成了村內主、支巷道硬化3320米,1476 1平方米,刷新村內主巷道兩側墻體1 0400平方米,安裝路燈50盞。在園區主巷道兩側和村內主巷道高標準栽植塔柏-、香花槐等綠化樹木1 1 00株,基本實現-Y村內硬化、亮化、綠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完成了飲水安全項目建設,全村自來水入戶率達1 00%,新修了1 500米的堤防工程,建成“一池三改”沼氣池240眼,完成了園區渠道襯砌3000米,架設新村住宅區農電線路1 000米,建成了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信息室、衛生室、兩委會辦公室、農家店、農民培訓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改造了小學校舍、圍墻,開設了幼兒班。建成了‘占地5畝的農民休閑廣場,維修了文化舞臺,配套建成了六角涼亭、噴泉各一處,修建文化墻300平方米。

  四、環境衛生徹底改善。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村上每月組織村民集中開展一次清理垃圾、清路障、清淤泥活動,基本實現了村內無垃圾、無路障、無淤泥污水、無柴草亂放、無糞土亂堆的目標,同時建立并落實了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村內設有垃圾集中堆放點l 5處,公共區域的衛生統一由村里的8名享受低保的人員負責打掃清理,有效保障了村內環境衛生長期整潔。   

培訓室

  五、農民素質明顯提升。圍繞蔬菜、畜牧和勞務三大產業開發,針對關鍵技術環節,開展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每年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三年來共舉辦蔬菜種植、畜牧養殖和勞務技能等方面的培訓班58期,培訓群眾8000多人次,發放培訓資料8000多份,全村勞動力科技培訓率達到80%以上。戶均掌握了1—2門蔬菜種植、畜牧養殖等農業生產技能,勞務輸轉人員掌握了一定的務工技能,群眾的致富本領有了一定的提高。

  六、文明新風悄然興起。圍繞新型農民的培養,村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由新農村建設理事會討論制定了本村的《村規民約》、《村民衛生公約》及“和諧家庭’’評選辦法等制度,每年定期開展“和諧家庭”、“好媳婦、好公婆”評選活動,每次農戶參評率都在95%以上,三年來共評選出“好公婆’’1 1名,“好媳婦”23名,“和諧家庭’’57戶。并對評選出的先進典型召開群眾大會進行表彰獎勵,家庭和睦、鄰里互助的文明和諧新風在村內悄然興起。

本新聞共27頁,當前在第01頁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攝影相關圖片
紀鐵嘴秦州諞康熙 美麗的天水我的家 組圖:藉河春光 組圖:報春圖 北京:古都春雪(組圖) 牛年社火——龍獅狂舞 組圖:煙花造型 大年三十 天水夜景 組圖:發展中的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