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灘歌古稱威遠寨,原名梟蓖寨,由唐代末年吐蕃梟波部族修建。1014年秦州(今天水)知州張佶更名威遠寨,次年九月新任知州曹瑋擴建,并任命蕃官帶兵駐守。宋朝于1078年設置行政區劃威遠鎮,當地居民多在草灘上載歌載舞,既而更為灘歌鎮。灘歌自古商貿繁榮,形成了規模較大的茶馬等市,有多種民族在這里繁衍發展,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56%,礦藏有金礦、銅礦等,轄區內小隴山林帶中珍稀動物較多。
鎮內有始建于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一條街,隋唐名剎萬花寺和老君觀、奎星閣、文昌宮、北宋摩崖石碑、威遠寨古堡等名勝古跡。
省級臥牛山森林公園,氣候宜人,風光秀麗,3120米的天水第一高峰天爺梁景區,山勢險峻,蒼松如海,集華山之險與黃山之秀于一身,是旅游、度假、避暑的絕美勝地。
書畫、剪紙、刺繡、武術、高腳子等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獨具風情,尤其兼具漢藏舞蹈藝術風格的灘歌旋鼓已成為地方一大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