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在中華文化中是美好的字。它代表著一切順利,幸運。
而“福”在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又是當地旅游的一張名片,一個品牌。

6月23日,在國家4A級景區武山水簾洞景區內,張燈結彩,山歌繚繞,賓客云集,人頭攢動,2016中國·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在這里隆重開幕。景區廣場上,舞獅、旋鼓、跑旱船、跑紙馬……富有地域特色、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過后,約有3.8萬人進入景區祈福納祥、觀光旅游。

水簾洞·拉梢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祈福之意在拉梢寺大佛建立之初即已有之。有史可查,大佛為北周秦州刺史、隴右大都督尉遲回于公元559年所建。當時社會動亂,尉遲回塑造大佛,即是求佛“永保天下和平,四海安樂”。千百年來,水簾洞·拉梢寺以其渾然天成的自然風光、獨具魅力的石窟藝術和聚祥納瑞的摩崖大佛,承載著廣大群眾祈愿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的美好期盼。

如今,每年祈福文化旅游節召開之際,也是全國各地嘉賓齊聚武山、祈福納祥、共話發展之時。今年的祈福文化旅游節以“文化惠民、旅游富民”為主題,組織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祈福活動、秦腔演出、書法展、武山館藏、書畫精品展等系列活動,同時,還邀請了全國各地旅游企業和各地客商舉行招商引資推介簽約活動。

。ㄎ渖娇h委書記索鴻賓在2016中國·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致辭)
中共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介紹說,“武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武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以打造省級旅游示范縣和隴上最佳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著力培育旅游精品,連續舉辦祈福文化旅游節,不僅成功打響了‘祈福圣地·大福武山’這一旅游品牌,也極大地提高了武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和帶動了武山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據悉,近年來,武山縣大力實施“旅游富縣”戰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著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積極開拓旅游市場,形成了“紅、黃、藍、綠、墨”五彩四季游的旅游格局。即銘刻革命傳統,發展“紅色”紀念游;探尋石窟文化,發展“黃色”祈福游;體驗溫泉休閑,發展“藍色”康體游;感受農家樂趣,發展“綠色”生態游;品味書畫之鄉,感觸濃香“翰墨”情。旅游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目前,全縣共有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旅游景區3個。有一般景點52個,文物點469處,其中國家、省、縣三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

武山縣還積極打造了三大旅游精品:一是精品景區的開發,按照建設百萬人景區的目標,加大了水簾洞祈福圣地的培育、打造。二是精品線路的培育,打造了四條旅游精品線路:以水簾洞、木梯寺、禪殿寺為主,開發了石窟文化旅游精品線路;以溫泉度假村、大草原為主,打造了度假養生旅游精品線;以臥牛山和老君山森林公園、慈云寺為主,打造了綠色生態旅游精品線路;以蔬菜科技園、洛門牟坪矮化密植蘋果基地,龍臺漁業養殖、油菜花基地,咀頭高山大櫻桃、蘋果基地為主,開發了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三是研制精品商品。新開發了“妙像弘!、祈福扇等四大系列15種產品,生產了2萬多件(個);同時,加大了鴛鴦玉雕件、飾品的開發力度,并在山丹鎮新建了集研發、展示、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鴛鴦玉研發中心,研制新產品260多種。

“景區越來越大,景點越來越美……”在南來北往游客們的贊譽聲中,武山旅游業賺得盆滿缽豐,實現了由量到質的華麗突變——2015年,全縣接待游客13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4.85億元,同期分別增長31%、32%。今年武山縣又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縣,可以預見“大福武山”的名字將會更加響亮,會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

旅游“!钡亍拭C武山

旅游“!钡亍拭C武山

旅游“!钡亍拭C武山

旅游“福”地——甘肅武山

旅游“!钡亍拭C武山

旅游“!钡亍拭C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