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武山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隆重開幕。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政協第八屆武山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第八屆武山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八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縣委書記索鴻賓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應到委員167名,實到委員161名,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上午9時,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大會的執行主席是:李曉東、付佑、郭遠、張小啟、張天心。大會由縣政協副主席付佑主持。
出席開幕式的有:縣委書記索鴻賓,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永宏,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縣政協主席李曉東,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張璞銀等縣四大組織領導,縣人武部、縣法院、縣檢察院領導,其他現任縣級干部,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春發、康學模,縣政協原主席劉遂緒、頡衛星,縣政協歷屆副主席,縣直部門、單位,駐武企事業、雙管單位負責人。
市委第三督查督導組馬兆琪同志到會指導。

縣委書記索鴻賓代表中共武山縣委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向全體政協委員、各界人士和同志們致以親切的問候。他說,縣政協八屆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武山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大力實施“11253”區域發展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縣域經濟不斷壯大,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黨的建設從嚴推進,民主政治全面加強。過去的五年,是武山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社會建設成效最好、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黨群干群關系最為融洽的時期之一。五年的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武山打下了堅實基礎,譜寫了武山發展史上的嶄新篇章。
索鴻賓指出,過去的五年,縣政協八屆委員會在中共武山縣委的領導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全體政協委員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先后就重大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富民產業培育、城鄉一體發展、社會事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事關全縣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廣泛開展協商議政,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視察報告,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為促進全縣各項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索鴻賓強調,未來五年,是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剛剛閉幕的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了武山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建設小康武山、幸福武山、活力武山、美麗武山的奮斗目標,提出了實施“雙聯扶貧融合、產業轉型升級、城鄉統籌一體、生態綠色宜居、開放開發帶動、和諧共建共享”六大戰略的具體舉措,發出了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總動員,開啟了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山的新征程。面對新目標、新要求,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的總體部署,廣泛團結社會各界,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砥礪奮進的勁頭,進一步凝聚萬眾之心、匯聚各方之力,在建設小康武山的偉大實踐中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業績。一要強化政治意識,著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始終同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把縣委的決策部署貫徹到人民政協工作中去,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和溝通,凝聚建設小康武山的強大合力。要從嚴落實主體責任,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自覺做到對黨忠誠、替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著力增強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拒腐防變、反腐倡廉的能力,以從嚴從實的作風,保障政協工作取得更大成績。要著力加強民主團結,牢牢把握民主和團結兩大主題,緊扣省、市、縣委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豐富協商內容,規范協商程序,擴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提高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二要發揮獨特優勢,著力加快小康建設進程。要全力助推脫貧攻堅,自覺強化“一號工程”意識,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繼續深化“委員助推雙聯行動”,開展“三下鄉”和訪貧問苦送溫暖等活動,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火熱實踐中貢獻智慧和力量。要充分發揮優勢,深入開展調研,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形成一批有份量、有價值的調研成果,為縣委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著力促進經濟發展。要充分發揮人脈資源豐富的優勢,在招商引資上多牽線搭橋,吸引一批有實力、前景好、帶動力強的客商,參與特色資源開發和優勢產業發展,不斷壯大縣域經濟。要發揮好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的優勢,把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做好解民憂、排民難、順民心的工作,著力促進和諧穩定。要圍繞大局,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多做增進共識、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做排憂解難、理順情緒的工作,多做團結鼓勁、促進和諧的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好民主團結的政治局面。三要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升履職盡責水平。要加強政協機關建設,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以建設學習型、效率型、服務型政協機關為目標,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和思想認同,完善制度機制,提高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要注重提升履職能力,加強對委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加強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學習,強化對人民政協工作規律和特點的認識,不斷拓展委員的視野和知識面,進一步探索和拓展政治協商的路徑和形式,切實提高委員履行政協職能的能力和水平。要從嚴加強作風建設,增強委員意識,進一步樹立和展示政協委員的良好形象,樹牢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從嚴要求自己,守住底線紅線,以優良作風贏得群眾支持、社會認可。

李曉東代表政協第八屆武山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九屆縣政協總體工作思路及履職重點,并對2017年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報告指出,過去的五年,是武山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的五年,也是武山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推進,人民政協事業深入發展的五年。五年來,縣政協及其常委會在中共武山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了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為促進武山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作出了重要貢獻。
報告指出,今后五年,是武山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新目標新任務,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舞臺,也為政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五年縣政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在中共武山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動員和團結政協各參加單位、全體政協委員,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建設小康武山、美麗武山、幸福武山、活力武山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就今后五年工作,報告從五個方面做了強調:一要積極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建言獻策。二要不斷完善協商民主工作機制。三要扎實開展民主監督工作。四要堅持團結民主,匯聚社會正能量。五要著力加強政協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政協工作科學化水平。

縣政協副主席郭遠代表政協第八屆武山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八屆一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報告指出,八屆一次會議以來,共收到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委員提案542件,經審查立案450件,作為委員來信轉送有關部門研究處理92件。其中,提案內容涉及農業及農村方面的138件,占立案數的30%;涉及城鎮經濟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165件,占立案數的36.7%;涉及科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的77件,占立案數的17.1%;涉及社會事業、政策保障等其他事項的73件,占立案數的16.2%。這些提案充分反映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有關人民團體、政協專委會及廣大政協委員運用提案形式履行政協職能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參與意識。提案有情況、有分析,建議具體,有較強的針對性、可行性和前瞻性。提案經過各承辦單位的認真辦理,已辦結(A類)340件,辦結率達75.5%,委員對提案辦理滿意度達到90%以上。其中八屆五次會議期間收到提案88件,審查立案76件,已辦結57件,辦結率75%,正在辦理的19件,占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