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水簾洞)
10月22日,武山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隆重開幕,縣長馬勤學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武山縣將緊緊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這一目標,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優化、智慧景區創建三大工程,爭取實施武山縣生態文化旅游基礎設施、武山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鐵籠山文化旅游影視基地,拓寬改造城區至龍臺上河峪景區旅游公路,啟動實施鴛鴦至木梯寺景區、城區西關至臥牛山森林公園等重點景區高等級旅游公路,實現旅游基礎設施全域配套。做好“旅游+”的文章,促進旅游和農業、商貿、文化、生態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A級旅游景區提升創建,把水簾洞景區創建為5A級景區,木梯寺、臥牛山森林公園等2個景區創建為4A級景區,老君山森林公園、龍臺慈云寺、草川大草原、牟坪花果山、高樓鐵籠山等5個景區創建為3A級景區。積極培育石窟文化、度假養生、綠色生態、農業觀光四大旅游品牌,把武山打造成為馳名隴上的祈福圣地、養生寶地、生態綠地、鄉情體驗目的地。

(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大佛——拉梢寺)
大力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加快總體規劃和重點景區專項規劃、行業領域規劃、鄉村區域規劃編制工作。抓好水簾洞和溫泉2個百萬游客大景區建設,建成魯班山丹霞地貌觀景臺及停車場、水簾洞福澤廣場、水簾洞至魯班溝旅游環線、老君山石階步道等項目,啟動航站城市候機樓、臥牛山森林公園和龍臺慈云寺房車露營地等項目建設,統籌抓好木梯寺石窟、草川大草原、龍臺上河峪、灘歌山水溝等景區開發建設,堅持辦好祈福文化旅游節,進一步打響“祈福圣地·大福武山”品牌。開發“旅游+產業”模式,啟動灘歌、龍臺等南部5鄉鎮綠色生態長廊和油菜花海觀光基地建設,啟動官寺維修保護項目,創排《洞天仙歌》等地方特色劇目,編纂《大福武山》、《武山祈福文化》等書目,打造提升鴛鴦玉雕、武山書畫等旅游商品,積極開發湯浴養生、中醫理療、草原野營、騎馬滑雪等旅游服務項目,促進旅游跨界發展、產業深度融合。

(木梯寺大佛)

(水簾洞)

(龍臺油菜花海)

(草川大草原)

(魯班山丹霞地貌)

(武山溫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