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武山縣扶貧辦榮獲“全國扶貧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此次表彰大會共表彰了49個全國扶貧系統先進集體和57個扶貧先進工作者,武山縣扶貧辦是甘肅省榮獲此榮譽稱號的兩個單位之一。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武山縣扶貧辦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向“貧困”發起攻堅戰,探索形成了具有武山特色的扶貧工作模式。將“決不讓一名困難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掉隊”的政治承諾落在實處。

一是聚焦對象精準,全力打牢工作基礎。將建檔立卡作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的關鍵舉措,緊緊圍繞“五個真實可靠”,在動態監測、培訓指導、系統錄入上下功夫,高質量完成了2.71萬戶12.2萬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和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建設工作。為進一步提高準確性,防止出現貧困戶識別不準、工作不實的現象,專門組織扶貧干部,通過隨機抽查的辦法,對15個鄉鎮的45個貧困村,采取整村入戶的方式,進行了重新核對,對建檔立卡工作經常性地開展“回頭看”,確保了數據真實可靠。二是緊抓統籌協調,當好脫貧攻堅參謀助手。積極履行統籌協調職能,發揮好“參謀部”“指揮部”的作用,制定了武山縣脫貧攻堅實施意見和脫貧攻堅退出時序表,精確繪制了扶貧地圖,全面實行掛圖作戰、按圖銷號。牽頭制定了“1+20”精準扶貧支持計劃,形成了全縣扶貧“一盤棋”的新格局。提出了“53228”精準扶貧因戶施策工程,進一步提高了脫貧攻堅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經常性組織扶貧干部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調研摸底,全面了解扶貧動態及當前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情況,近五年來,為縣委、縣政府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30余份,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200余條有價值、關鍵性的意見建議。三是錘煉過硬作風,勇挑攻堅克難重擔。通過嚴格的學習制度,不斷提升全體干部扶貧工作業務水平,每名干部都能清楚講解精準扶貧政策,成為全縣干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模范榜樣。扶貧辦干部每天加班加點工作到凌晨,有時還通宵,每天三餐就在單位吃盒飯,半夜餓了就吃泡面,有些干部生病也顧不上去醫院,經常帶病堅持工作,有時連續幾個月都不能休息。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下,大家沒有半點怨言,真正踐行著對黨的扶貧事業的無限忠誠。在精準扶貧工作探索階段,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十分繁瑣,對扶貧辦統籌協調全縣精準扶貧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這些難點,班子成員和全體干部一道,沒有畏縮,沒有牢騷,而是發揚“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釘釘子精神,敢于攻堅克難,敢于啃硬骨頭,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