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節水灌溉設施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就是筑牢脫貧攻堅基底,群眾最需要才是最精準。近年來,武山縣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途徑,以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著力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的路、水、電、產業、住房、增收等問題,基本實現了行政村通水泥路、安全飲水、綜合服務中心、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標準化村級衛生室、動力電、寬帶網絡“七個全覆蓋”。

通村水泥路
農村公路建設方面,武山縣搶抓國開行貸款支持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利條件,整合專項扶貧資金,以行路、飲水、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統籌抓好自然村道路砂化、村莊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項目,在縣財政投資3000萬元建成通自然村砂化硬化道路611.2公里的基礎上,2016年再次投入1000萬元,砂化硬化113個貧困自然村道路200公里,全縣344個行政村已全部通了瀝青路或水泥路。大力實施村組道路和村內巷道硬化工程,對有條件的自然村道路、村內巷道進行硬化,其余自然村道路拓寬砂化。升級改造一批重要的鄉村道路,推進鄉村道路聯網工程,加快推進斷頭路、瓶頸路、年久失修路和危橋“三路一!备脑,完善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切實提升農村道路通行保障水平,從根本上解決交通短板問題。

農村安全飲水
農村安全飲水方面,武山縣堅持把飲水安全作為改善農村生活條件、提高群眾健康水平、推動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務,搶抓被列為全省利用國開行貸款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試點縣的重大歷史機遇,通過“國家投資、縣上配套、群眾自籌”等多種方式,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有效解決了20.8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提升改造和已建好水廠擴容改造,延伸供水管網,提升通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建成南部抗旱應急供水工程等11個應急水源工程,確保15萬人的飲水安全,安全飲水入戶率達到100%。

(保障性住房)
居住條件改善方面,統籌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新型城鎮化試點等項目,充分尊重有搬遷需求的群眾意愿,采取易地搬遷、整村推進,整體搬遷、插花安置,就近搬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等多種方式,加快扶貧搬遷步伐。在農村危舊房改造中,把建檔立卡貧困戶放在優先位置,2016年完成2650戶貧困戶危舊房改造,基本消除農村貧困戶危舊房。通過實施異地搬遷、美麗鄉村建設、整村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農村能源等項目,因地制宜,統籌發展,結合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為了讓貧困村老百姓盡快用上優質的動力電、舒心的脫貧電,助力農民脫貧致富,縣發改部門聯合縣電力公司在認真摸底和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幫扶貧困村動力電全覆蓋工作要求,制定武山縣精準扶貧動力電覆蓋實施計劃,大力實施農網改造及低壓治理工程,不斷加快農網升級改造,2016年解決12個自然村三相動力電問題,實現自然村通三相動力電全覆蓋。

。ù寮壘C合服務中心)

。裎浯逵變簣@)

。藴驶寮壭l生室)

。ㄒ椎胤鲐毎徇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