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飾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石嶺下文化、馬家窯文化時期,武山縣石嶺下遺址出土的各種彩陶器物上的紋飾,都是經過夸張變形、高度提煉的動物圖形,其風格給人一種粗獷、單純、質樸的裝飾美感,這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人類創造的最早的裝飾性繪畫。裝飾畫這一藝術形式在原始繪畫和裝飾花紋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而流傳至今。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樣,到商周銅器上的裝飾畫;從兩漢的畫像石、畫像磚,到舉世矚目的敦煌壁畫以及一些別具特色的民間藝術,都為我們提供了裝飾畫最典型的范例!

裝飾畫是具有裝飾意義的繪畫,是一門涉及多門類學科的綜合性藝術,它融造型、色彩、構圖和手工等各種造型藝術、基本知識與能力為一體的一種綜合工藝制作性美術創作形式。它具有欣賞性和裝飾性,其價值在于滿足人們裝飾的需要和美化人們的生活。其形式特點表現在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圖案化夸張,在色彩上表現為平面空間的對比關系,一般不強調三維空間的真實光影和透視等因素。同時,它還具有噴、繪、剪、貼、雕等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顯著特點,并通過一定的工藝制作才能完成。

在裝飾畫的設計制作中,對材料的各種肌理及性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不同的工藝材料可向設計者提供新的創新和新的表現形式。作品水平的高低,是取決于設計者對材料的理解和駕弩的能力。材料有它本身的特性,如玻璃的透明之美,大理石的純凈之美,粗陶及麻質編織品的粗獷之美,金屬加工的機械美,亞光處理的現代美等等。設計者可以充分利用材料質感上的亮與暗,光與澀、粗與細、雜與純,來展示藝術的魅力。世界上沒有不能利用的物質材料,關鍵在于人們是否發現材料的美并能充分把它表現出來。適當的運用工藝材料,不僅給裝飾畫帶來奇特的的藝術效果,還對其作品的耐久性起決定的作用。

用于制作裝飾畫的材料十分廣泛,如果我們清楚的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就能知道在何種環境中使用何種材料,從而在一個平淡無奇的空間營造出一個理想的氛圍。

紙漿裝飾畫是裝飾性繪畫的一種,就是以紙漿為主要材料創作的工藝美術作品,類似于彩泥。紙漿裝飾畫顏色鮮艷,并具有浮雕效果,可以在木、瓷、玻璃、石、紙等多種材料上繪制,干后即可成品。紙漿質地柔軟,可塑性強,安全無毒,無過于復雜的制作過程,原材料隨處可見。其制作流程如下:

1.材料準備:制作紙漿裝飾畫的材料主要有衛生紙或宣紙、乳膠或膠水、水粉顏料、木板或纖維板。衛生紙要吸水性好、易軟、易爛、純木漿的。使用劣質衛生紙與水粉顏料混合,易發灰變臟。水粉顏料可根據需要購買單支或盒裝的。做紙漿畫的底版可以用硬紙板、纖維板、木板,切不可使用KT板。通過實踐證明,KT板上制作紙漿畫,因為此類板材表面有層油脂,所以不利于紙漿的粘合,干后會脫落。紙漿畫的選材和構圖可根據個人喜好,紙漿畫的制作手法較隨意、質感強,適合選擇裝飾性較強的圖案,如花卉、海底世界、變形夸張的圖案等,不適合做人物、動物等需要細致刻畫的圖案。
2.制作紙漿:做紙漿時,把衛生紙或宣紙撕成小塊,放入一個較大的容器里,加水浸泡、并不斷搗、攪、揉、捏,使其徹底粉碎,使用時撈出一些,捏至水斷線即可。然后在捏出部分水分的紙漿里加入適量乳膠或膠水,并加入所需顏色攪拌成泥狀即可。通常紙漿與顏料的比例為2:1或3:1之間。
3.制作工具:制作紙漿裝飾畫可根據需要選擇自己適宜的工具,如鑷子、牙簽或者自己制作工具等,當然,手指也是不錯的工具。一般可根據繪制圖稿的特點、制作工藝的材料特點和自身追求的風格特點而定。
4.制作步驟:在選定好的底板上繪制好圖稿輪廓并設計好顏色,將做好的各色紙漿按之前設計的色彩鋪放到底板上相應的位置,再捏塑出理想的形狀或肌理,細致的部分可用工具來輔助,使畫面看起來更精致。需要注意的是,為保持畫面的立體感,不要把紙漿壓平,應盡量保持一定的厚度,并用工具搗出不同的肌理和所追求的質地效果。一幅好的紙漿畫作品要能體現出它應有的工藝美、材料美、色彩美和形式美。
5.收拾裝裱:圖案做完后,進行修補(小范圍受污染的色塊可調出相應的顏色用毛筆修補)、調整(大的色彩關系不理想時,可用顏料大范圍覆蓋),如沒有問題,再平放在陰涼處自然晾干,之后在上面刷一層清漆,等風干之后一幅漂亮且獨具風格的紙漿裝飾畫就制作完成了。如果再動動心思,給它再裝飾上一個畫框,那么這幅作品就更完美了。
紙漿裝飾畫的制作還在探索階段,今后將嘗試綜合運用各種傳統材料與現代工業材料相結合,并挖掘、借鑒極富人情味和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的裝飾畫作品,把其淳樸、清新留在我們的生活中。
米粒畫與蛋殼畫都屬于裝飾畫的范疇,它們與紙漿裝飾畫的制作工藝、程序相類似,只是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材料決定其制作方法略有不同。
首先,設計好圖稿(即素描稿),圖稿盡可能概括、簡練,切不可有過多的細節。同時設計好顏色,顏色要單純,主要以黑、白、灰為主;其次,將圖稿復制到木板或纖維板上,注意調整好構圖;再次,用米;虻皻ぱ刂鴪D稿的內或外輪廓線貼起,貼之前先要在相應位置涂上膠水。米粒要放的緊湊、有序,并能產生一種秩序美,并用鑷子輕輕按壓。蛋殼的放置要注意蛋殼之間的間隙要大體均勻、平整,切不可疊壓,并能產生一種形式美感;最后,涂背景色。通常米粒主要以黑、白為主,所以背景色應以各種灰色為主。而蛋殼主要以白、淺灰為主,所以背景色應以深灰、黑為主。等顏色、膠水完全干透之后,刷上清漆,透透風,裝個框子,一幅拼粘貼裝飾畫就制作完成了。
裝飾畫可剪裁古今,又可重組萬物,具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力。隨著時代的演進和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繁榮,相信其形式也會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新趨勢。

【藝苑名師】裝飾畫藝師——裴永勝
裴永勝,男,生于1978年,武山縣楊河鎮楊河初級中學美術教師。在職期間,一直擔任學校藝體教研組組長和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并組建學校美術興趣小組,對學生進行美術興趣輔導和專業培訓。近年來,輔導學生創作的版畫《復興之路》榮獲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甲組三等獎,省級一等獎,個人也因此獲得相應的輔導教師獎。其它裝飾畫作品在我市各級各類藝術展覽中多次獲獎。2005-2006年曾在上海Beyond畫廊從事油畫、裝飾畫的創作,其作品遠銷臺灣、荷蘭等地,期間在上海美術館、博物館、世博會觀摩國內外大師油畫作品受益匪淺。2007-2016年,利用假期在江蘇省常州市三人行畫室從事美術教育教學培訓工作。教學之余,探索風景油畫的本土化與創作以及各種裝飾性繪畫的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與創作。(武山縣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