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武山縣召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推進會議,深入分析全縣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當前工作,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聚焦重點,攻堅克難,加快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傾力打造全省旅游強縣。
縣委書記索鴻賓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主持會議。縣四大組織分管領導,各鄉鎮、縣直各部門、駐縣各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全縣重點景區、文化旅游企業、賓館飯店、農家樂負責人參加會議。

索鴻賓指出,旅游產業是朝陽產業、民生產業、富民產業,發展全域旅游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進供給側機構性改革,穩增長、調結構、增就業、惠民生的重要舉措。一要以更高的站位認識旅游產業發展,切實把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助推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提振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精氣神和展示武山對外形象的有效舉措,作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進一步強化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用創新的理念和發展的眼光,推進“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圍繞“處處皆景、四季宜游”的目標創新發展。二要以更精準的措施抓好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堅持規劃先行,高起點、高標準搞好全縣旅游發展規劃,科學謀劃發展布局,使旅游業發展與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和土地利用等規劃有效銜接。各鄉鎮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精心制定各自的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鄉村景點,做精做大“農家樂”、“漁家樂”等鄉村旅游品牌,著力構建以重點景區為“點”,以精品旅游線路為“線”,以鄉村旅游、特色景觀為補充的全域全景化旅游發展新格局。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協作配合,整合涉及全域旅游的相關項目資金,加大對全域旅游的扶持和投入。要結合各自實際,全力以赴抓好各類項目爭取工作,不斷改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要健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知名旅游企業、民間資本參與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重大旅游項目建設。四要提升服務水平,加快建立與全域旅游相適應的管理體系、與全域旅游相配套的執法體系、與全域旅游相促進的服務體系,構筑完整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產業鏈,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及時向游客提供交通、氣象、安全、醫療等必要信息服務,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讓游客在武山游的安心、順心、開心。
索鴻賓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率意識,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上,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堅持黨政齊抓、部門聯動,著眼重點任務攻堅拔寨,緊盯創建指標補齊短板,確保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馬勤學強調,旅游產業具有“傳承一方文化、保護一方山水、造福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經濟”的綜合效應,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民生產業、富民產業。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刻認識我縣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瓶頸和短板,嚴格按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認定標準》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的各項指標要求,大力實施特色景區創建、全域產業融合、基礎配套提升、體制機制創新、市場營銷突破“五大行動”,積極培育石窟文化、度假養生、綠色生態、農業觀光、紅色旅游“五大品牌”,傾力打造全省旅游強縣。要加快水簾洞和魯班山大景區深度開發,抓好水簾洞停車場、榆盤鐘樓觀景平臺等項目建設,連片開發洛門、榆盤、咀頭等鄉鎮旅游相關產業,形成以水簾洞為核心的旅游經濟圈。要精心謀劃開發溫泉、草川大草原、東梁渠革命歷史工程等景點,積極打造以湯浴養生、度假觀光為主題的南部山區生態旅游觀光帶。要加快老君山森林公園、龍臺上河峪、慈云寺等重點景區開發,推進南部5鄉鎮綠色生態長廊、龍臺冷水魚、萬畝油菜花海觀光、楊河千畝連翹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傾力打造武山縣城后花園。要加強木梯寺、禪殿寺、鐵籠山、種谷臺、狼叫屲等景區景點建設,大力開發以鴛鴦費家山毛主席舊居為主的紅色旅游資源,加快鐵籠山文化旅游影視基地建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西部鄉鎮旅游產業帶。要抓好推進灘歌古街保護開發,完善臥牛山森林公園、萬花寺、山水溝、松泉峪、太皇山等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全力打造區域性精品旅游線路。要牢固樹立現代旅游發展理念,始終堅持規劃引領,更加注重全域發展,加快智慧旅游建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強化督促檢查,加快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力爭把我縣建成遠近聞名的旅游強縣。

會上,全體參會人員觀看了武山縣全域旅游宣傳片;副縣長聶衛東通報了全縣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縣直相關部門、各鄉鎮負責人作了表態發言,簽訂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責任狀。

(大會表態發言)

(大會表態發言)

(簽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責任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