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勠力同心謀發展,凝神聚力繪藍圖。12月28日上午,武山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肩負莊嚴使命、承載殷殷期盼、胸懷良謀卓見,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攜手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山的宏偉藍圖。

本次會議應到代表196名,實到代表183名,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的執行主席是:索鴻賓、張璞銀、馬勤學、李曉東、閆斌、張仲牛、王志軍、康志鋒、蔡永彥、張國華、康永、汪金祥、謝勇。
大會由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璞銀主持。
大會主席團成員,縣委副書記楊理侖,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孫德銀、聶衛東、令軍強、馬學軍、李順發、李慶山、馬維杰,縣政協副主席駱育喜、付佑、趙小強、郭遠,縣人民法院院長劉強生,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敬陽在主席臺就座。
應邀出席本次會議的退休領導劉遂緒、頡衛星、龍彥杰、盧代成、何鴻發、張香琴、王列勝、王平安、蘭倉寶、令守義在主席臺就座。
出席縣政協九屆二次會議的全體委員,不是縣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的縣委有關部門、群眾團體,縣人大常委會工作部門,縣政府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派出機構、部門管理單位負責人,縣法院副院長、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垂直管理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列席會議。

上午9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在熱烈的掌聲中,縣長馬勤學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為兩部分:2017年政府工作回顧、2018年政府工作。
馬勤學在報告中說,2017年,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及“八個著力”指示精神,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全縣經濟社會實現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穩中有進。
馬勤學說,一年來,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實現了平穩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農業產業穩步發展,工業經濟逆勢回穩,商貿旅游提速發展;一年來,面對非比尋常的壓力和困難,我們實現了重點突破。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一年來,面對異常繁重的目標任務,我們實現了統籌兼顧。城鄉建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穩步推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馬勤學說,過去的一年,全縣上下負重奮進、攻堅克難,縣域經濟平穩發展,城鄉基礎不斷夯實,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市正確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縣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有效監督、傾力支持的結果,是廣大干部群眾精誠團結、苦干實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各級老領導、老同志、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駐武部隊和駐縣企事業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武山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在外鄉親,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馬勤學說,事業發展進步,方向至為關鍵。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實施“十三五”規劃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更是加快脫貧攻堅、實現整縣脫貧的沖鋒決戰之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嚴格按照縣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長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環境保護和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完成省市下達指標。
馬勤學說,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第一原則、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第一追求、堅持把真抓實干作為第一要求,理清發展思路,保持政治定力,增強執政本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攻堅克難,持續奮進、永不懈怠,確保全面實現預期目標。

馬勤學說,2018年政府主要任務是:一是緊扣一號工程,決戰脫貧攻堅。深入開展“繡花”式扶貧,落細落實“七個一批”舉措,夯實基礎補短板,培育產業促增收,落實政策強保障,全年減貧1.5萬人,力爭實現整縣脫貧摘帽。二是緊盯第一要務,發展縣域經濟。堅持“以蔬菜為主導,帶動一產提質增收;以園區為支撐,推動二產擴容增效;以旅游為引擎,拉動三產提檔升級”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業強縣戰略、商貿活縣戰略、旅游富縣戰略,著力構筑布局合理、產業完備的縣域經濟體系。三是聚焦項目投資,加快城鄉建設。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擴大投資增量,促進城鄉互動,著力構建功能完備、各具特色、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鄉體系。四是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武山。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筑牢生態屏障,厚植生態優勢,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的美麗武山。五是堅持執政為民,保障改善民生。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傾力辦好民生實事,著力改善民計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六是推進依法治縣,維護社會和諧。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創新社會治理,強化安全管理,加強群眾教育,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努力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七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推動中央和省、市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重點優化發展環境、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加強對外合作交流,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增活力添動力。八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建設人民滿意政府。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的總要求,改進作風,提高效能,致力建設“更加親民、更加貼心”的為民政府、致力建設“有令必行、有行必果”的高效政府、致力建設“依法行政、科學施政”的法治政府、致力建設“干凈擔當、風清氣正”的廉潔政府,努力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馬勤學最后說,脫貧攻堅重任在肩,全面小康催人奮進。讓我們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同心同德、埋頭苦干,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山而努力奮斗。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