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武山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縣長馬勤學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武山縣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著力改善民計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縣一中遷建項目效果圖)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縣一中遷建,著力抓好 “全面改薄”項目,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全面均衡發展,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啟動縣醫院遷建、濟康醫院等項目建設,啟用縣婦幼保健中心、縣中醫院康復樓,抓好傳染病、職業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著力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深入挖掘整理歷史民俗文化,出版發行《寧遠紀事》等書目,力爭武山秧歌、刺繡等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完成二輪縣志修編,扎實推進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第三次土地調查和第四次經濟普查,統籌抓好國防教育、雙擁共建、防震減災、氣象、老齡、慈善等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縣養老院)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政策措施,做好就業服務,新增城鎮就業5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落實失業保險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全覆蓋。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啟用縣養老院,加快縣兒童福利院建設,新建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5個,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建設中的杜塄棚戶區改造項目)
傾力辦好民生實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辦好省、市為民實事的基礎上,我們集中力量再辦幾件民生實事。(1)實施116個自然村186公里道路硬化;(2)襯砌渠道38公里,新增高效節水灌面1萬畝;(3)新建改造農電線路130千米;(4)實施棚戶區改造826套;(5)開通城區3路公交和洛門鎮區公交;(6)建成非貧困村文化廣場81個,鄉村舞臺148個;(7)完成125戶農村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8)新建4G基站50個,完成95個自然村4G網絡和68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9)完成城區和洛門鎮區天然氣并網通氣;(10)提高農村低保一、二類對象補助水平和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補助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