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精準扶貧好東風 做勤勞致富新農民
——上溝村張軍強的脫貧故事

走進城關鎮上溝村村民張軍強的拖把生產作坊,各式各樣的木桿布料、拖把成品堆積成山,張軍強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仔細將拖把配件上的棉條修剪平整,并再三叮囑妻子不能有半點馬虎……正是這個平凡的男子,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撐起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張軍強現年37歲,家中6人,兩個孩子正在上小學,父母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家庭生活十分困難,是典型的貧困戶。為了維持家里的生活開支,張軍強和其子常年在外務工,考慮到教育孩子和照顧父母的現實問題,他決定返鄉,立志在家鄉干出一番事業,靠自己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2015年正趕上精準扶貧貸款政策,于是他積極爭取,在鎮村領導和幫扶干部的幫助下落實了5萬元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作為致富資金。創業是艱難的,也是艱辛的,有了資金,張軍強開始搜集創業信息,他認為發展家用產品加工業,技術容易掌握,又不需要大量資金,在農閑時又能掙錢,還不耽誤農業生產,通過不斷的考察和分析,他決定做拖把生產加工,在不斷的學習中,全面掌握了全套拖把生產技術,并嘗試生產了一批。一開始張軍強主動到縣區的日用品經營店進行推銷,由于質量好,逐漸打開了銷售門路,很多經營店主開始主動聯系張軍強訂貨,他的拖把加工業事業干的風生水起,收入逐年上升,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路,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脫貧示范戶。致富不忘鄉親,他對前來參觀學習和取經的群眾從不保留技術和經驗。還經常對他們說,“雖然扶貧政策很好,但是脫貧奔小康,不能只是等、靠、要,要靠自身想法和辛勤勞動,才能擺脫貧困,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因為他的勤勞肯干,很多人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