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省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現場會精神,學習借鑒康縣在人居環境改善、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等方面的成功經驗,縣委、縣政府組織全縣15個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相關縣直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及部分示范村和貧困村黨組織書記150人,于3月14日至3月17日分兩期在隴南市康縣舉辦了全縣推進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專題培訓班。培訓結束后,縣委組織部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康縣模式主要特點、工作成效、工作啟示等進行了總結梳理,現分期予以刊發,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學習參考。
美麗鄉村建設的康縣模式工作啟示

通過現場學習觀摩和聽取相關負責人情況介紹,美麗鄉村建設的康縣模式,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要有一套健全的工作機制、一套科學的資源整合方法、一套合理的工作措施、一支作風過硬的干部隊伍。
一是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在尊重民意中穩步實施。群眾作為參與者、受益者,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在美麗鄉村建設上,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但更要尊重群眾的意愿,調動好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自覺性。
二是必須堅持示范帶動、苦抓實干,在身體力行中推動工作落實。康縣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不懈、鼎力配合、全力以赴,這是美麗鄉村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一條基本經驗。這啟發我們,要干好每項重大工作,領導干部就得下得了決心撲得下身子,深人一線,強力推動。

三是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城鄉統籌,在高點起步中實現共同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是關鍵。康縣按照不同片區,走“一鄉一品”或“一村一品”的路子,既著眼現在,又著眼未來,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接地氣、順民意,得到了群眾的真誠擁護。
四是必須堅持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在合力打造中提高建設質量。康縣以農業、林業、扶貧、環保、交通、水利等項目單位為重點,整合項目資金、自然生態和地域文化等資源,才使各種要素形成合力,有效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這項系統工程。

五是必須堅持順應自然、保護生態,在就地取材中降低建設成本。康縣的美麗鄉村建設,碎石塊、舊瓦片等都成了建筑裝飾材料,既節約了成本,又留住了鄉愁記憶。這啟發我們,只要轉換視角、用心去挖掘發現,其實美麗鄉村建設的資源到處都有。
六是必須堅持統一調度,分工明確,在工作推進上不推諉扯皮。美麗鄉村建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由一個部門牽頭抓總、各個部門緊密配合。在康縣,縣委農辦承擔了抓總職能,統一規劃建設項目、統一下達資金籌集計劃、統一指揮建設進度、統一組織檢查驗收、統一進行考核獎勵。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