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過紅火日子
——武山縣駐村幫扶工作見聞
初春時節,微風習習,武山縣灘歌鎮南溝村的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關招宏比平時更忙碌了。一大早,他就和村里的大學生村官漆明霞來到南溝村白崖溝農民楊東升的家里,討論種植當歸的事。
南溝村位于灘歌南部峽谷地區,是一個深度貧困村。楊東升曾是村里的貧困戶之一,這兩年,在幫扶隊的幫助下,老楊種植當歸不僅自己脫了貧,還給其他村民傳授了很多經驗。
眼下,又到了種植當歸的季節,楊東升有點著急,因為種苗的售價很高,資金成了一個問題。
是幫扶隊解了他的“難題”。“今年我們村爭取到了每家每戶一畝地一卷地膜,如果種植當歸的話,鎮上還給每畝地補貼200元,縣上補貼300元。如果資金不夠,還可以申請貸款。”漆明霞說。此外,村上還與當地的合作社簽訂了保價收購協議,確保種植戶種的當歸能夠有一個好的收益。聽到這一消息,本來還在為資金問題發愁的楊東升笑了。
在了解完白崖溝的情況后,關招宏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自然村大坪,了解一些大坪農戶養蜂的情況。今年87歲的張月寶老人有著40多年的養蜂經歷,介紹起自己的養蜂經歷,老人非常開心。“去年一共產蜂蜜400多斤,賣了24000多塊錢,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了。”大坪平均海拔2350米左右,周圍全是花草樹木,特別適合養殖蜜蜂,所產蜂蜜品質優良,且村民大都有養蜂經驗。村里經過研究,打算在此處建立專業合作社,通過政府引導,農戶參與的方式,促進養蜂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離南溝村十幾公里的野峪村,駐村干部侯亮和“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瑞珩也正在積極地籌劃著新的幫扶工作計劃。根據“一村一品”發展規劃,他們正在為今年野峪村種植架豆的事情忙碌著。“我們從2015年開始嘗試種植,到現在已經很成熟了,今年計劃種植架豆100畝,烏龍頭70畝。”
為了從根本上打破村民的思維局限,幫扶隊除了到每家每戶講解政策,還對村民進行專門的勞務培訓,為他們提供招工信息,鼓勵村民創業就業。“為了幫助一些不能外出的群眾,我們設置了4個公益性崗位來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侯亮說。
侯亮是2015年1月到野峪村駐村的,今年已是第4個年頭了,他目睹了這里的每一個變化,道路已全部硬化,安全飲水工程全部到戶,文化廣場建起來了,危房改造也基本上完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武山縣共成立156個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進行駐村幫扶,有隊員638人,每人包抓1-2個貧困村,幫扶15個鄉鎮62個深度貧困村。“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最主要的是幫助村民轉變思想,努力致富,齊心協力把日子過紅火!”侯亮說。(記者 文潔 顧麗娟)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