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下午,天津市寶坻區與武山縣扶貧協作對接交流工作座談會召開,雙方就深化對口幫扶、產業發展、勞務輸轉、旅游開發,實施幫扶協作項目,抓好東西扶貧協作工作進行座談交流,并舉行天津市寶坻區援助幫扶資金授款儀式。
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殷向杰,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宋建,副區長王智東;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劉驍,市扶貧辦副主任陳勇;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縣政協主席李曉東,縣委副書記閆斌,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慶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汪金祥,縣政府副縣長令軍強,縣政協副主席駱育喜出席活動。天津市寶坻區委組織部、商務委、農委、人社局、教育局、九園工業園區、供銷聯社等單位負責人和武山縣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主持座談會;天津市寶坻區委書記殷向杰作了講話;副區長王智東介紹了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想法和建議;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劉驍作了講話。武山縣委副書記閆斌介紹了武山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會上,與會雙方觀看了寶坻區宣傳片和武山縣脫貧攻堅專題片。

殷向杰在講話中說,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寶坻區與武山縣簽訂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共同打贏打好武山縣脫貧攻堅戰,圍繞武山縣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眾多領域,寶坻區開展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幫扶協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寶坻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把扶貧當成“自己家的事”“分內的事”,發揮自身優勢,立足武山實際,堅持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相結合的協作對接思路,用好“有限”的援助資金和有形的開發區武山園、人才實訓基地、勞務聯絡站等平臺,懷著“無限”的感情,充分利用寶坻的人才、教育、信息等“無形”資源,為武山實現整縣脫貧做出自己的努力。希望兩地以開展扶貧協作為契機,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劉驍在講話中說,武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縣四大組織領導主動作為、率先垂范,帶領全縣廣大干部攻堅克難,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寶坻與武山文化相通,民風相近,發展前景廣闊,相信在武山縣四大組織領導的不懈努力和寶坻區堅強有力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下,一定會堅決打贏打好整縣脫貧攻堅戰。希望武山縣認真學習寶坻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經驗,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資源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法,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索鴻賓代表縣四大組織和50萬武山人民向寶坻區長期以來對武山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武山縣將按照合作框架協議,主動加強溝通銜接,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機遇,不斷完善思路、強化措施,積極落實好對口幫扶各項工作,始終感恩幫扶之情,倍加珍惜幫扶之機,用足用好幫扶之力,在精準對接、雙向互動中形成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真誠希望兩地進一步拓寬合作空間、深化幫扶對接、加強產業合作,健全幫扶長效機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格局,促進兩地合作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天津市寶坻區援助幫扶資金授款儀式)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