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四門鎮圍繞“一山、一石、一寺、一閣、一庵、一人”的文化、宗教、自然資源,基于實際,認真思考、精心謀劃、合理規劃、科學決策,深入挖掘資源稟賦,著力打造云霧山、三臺山、魁星閣、華嚴庵、龐德故里等旅游景點,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依托資源,挖掘自身優勢。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大力發展鄉村,做精做大農家樂、冷水魚等鄉村旅游品牌,逐步構建處處皆景、四季宜游的全域全景化旅游發展新格局。完成龐德點將臺建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以洛禮公路、四馬公路沿線為主的美麗鄉村示范帶,發展壯大萬畝油菜花海景觀、旱作蔬菜示范區建設,升級改造特色農家樂、漁家樂12處,完成西川村麥稈畫創作體驗基地建設工作。打好優勢產業品牌,積極打造“四門貢醋老醋坊”供游客參觀,努力延伸四門食醋、三衙柳編產業鏈,對四門食醋產品升級提檔,分類包裝,旅游產品呈多元化。

多措并舉,打造旅游亮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水、電、路等公共配套設施,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力度,統一規劃、統一風貌、統一打造“景在路中、路在景中”的“靚麗四門”旅游名片。深入開展環境衛生、非法采砂、濫砍盜伐等專項整治,提升鄉村整潔度,為全域旅游打下良好環境基礎。培育旅游亮點,充分挖掘四門的資源優勢,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形成農家風光和鄉村農業融為一體的旅游主干線。規劃因地制宜,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村住房改造建設規劃相銜接,根據村莊山水、生態、人文、產業等實際,考慮旅游基本要素,注重空間布局、建筑形式、田園風光和自然景觀融合。

加強引導,激發發展活力。一是引導思想開放、有經濟頭腦的群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與旅游業配套的吃住行娛購等服務產業;二是扶持有藝術特長的群眾組建民間文藝團體,參加縣上舉辦的各類文化演出活動,擴大四門影響力,提升旅游文化品味。三是吸引有投資意愿的客商,立足四門實際,發展有四門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

加大宣傳,打造旅游品牌。綜合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和宣傳標語、宣傳單、宣傳畫冊等方式,將四門龐德文化、三臺山等景點特色宣傳推介出去,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龍臺等周邊鄉鎮的旅游聯合、景區聯動,充分利用祈福文化旅游節、菜博會等節會平臺,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網絡體系。重點圍繞四門優質特色產業(食醋)、農產品(旱作蔬菜、特色野菜)、工藝品(麥秸畫、柳編)等四門特產向外界宣傳,以旅游產業帶動傳統產業逐步做大做強。(攝影康明生 朱瑞冬 王正平/文 汪昊)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