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參加了咱們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又觀看了眾多民間祈福文化節目展演,和相關人士進行了交流探討,對武山的福文化特別是祈福文化感慨頗深。……祈福或求福文化,是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還包括,祝福、納福、覺福、惜福、續福,等類的文化,可將其統稱為融福文化……”6月24日,在2018中國·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之際,魏同悟“一帶一路”融文化專題講座在武山成功舉辦。縣委常委、副縣長何敬忠出席講座并致辭,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孫德銀主持專題講座。

講座中,魏同悟將武山縣水簾洞祈福文化旅游節所見所聞概括為“福融文化”,并以之為切入點,拉開講座序幕,重點圍繞“融的基本含義”“融文化的內涵”“融文化與‘一帶一路’的關系”“如何立足武山實際,切實加強自身融文化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應有貢獻”等方面內容,作了深入講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勇、縣政協副主席令錄民及全縣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負責人以及旅游行業代表、媒體代表聆聽了講座。

武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武術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旋鼓舞之鄉和隴上玉器之鄉、“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創建縣。近年來,武山縣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搶抓國家和省、市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的歷史機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大力開發特色文化產品,全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連續三次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書畫)之鄉”,初步形成了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文化發展新格局。
魏同悟,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我國知融學創始人,知識銀行創立人,對哲學、文學、經濟學等都有很深研究和造詣,對老子、孔子、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等先賢和偉人的哲學思想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悟。其“知識銀行”“知融學”“知融勞動”“知融化發展模式”等,是目前最前沿的知識理論,受到社會普遍關注。曾出版的譯著有《馬克思與恩格斯與民族運動》《超級管理者》《技術革新與經濟發展政策研究》,出版著作有《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學》《新時期領導干部百科》《中國所有制改革成功之路》,發表論文有《知融學,21世紀的新學科》《中國需要知識銀行》等。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