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上的守衛者
——武山縣交通運輸局抗洪搶險工作紀實

當挖掘機除去最后一塊橫亙在道路上的大石,當鏟車放下最后一鏟石料,看著再次搶通的馬榜路上,臨產孕婦被救護車平安接走的那一刻,武山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維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隨即一陣疲倦襲來,此時已經是他們忘我工作、不眠不休奮戰的第7天了。他的身后,有著一群同樣疲倦而又堅挺的身影。

6月25日至7月10日,武山縣連續三次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雨量之大、時間之長、汛情之急、水勢之猛、險情之多、災情之重,前所未有,全縣113條934.28公里干線及通村公路受損,4座橋梁損毀,交通中斷,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出行。

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抗洪一線的風口浪尖,武山縣交通運輸局堅決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始終沖在一線,堅守一線,主動作為,全力以赴,日夜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面對肆虐的洪魔,武山交通人化身中流砥柱,用他們的責任和擔當譜寫了全縣交通運輸系統救災搶險、道路保暢的美麗篇章。

災情是命令、是責任、是擔當。縣交通運輸局第一時間啟動交通防汛救災應急預案,全局工作人員分為8個搶險救災組,由黨組成員帶隊迅速趕赴現場,分赴全縣主要干線公路組織搶險保通,對塌方進行清理,對路基沖毀、路面懸空路段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設置警示標志,對水毀斷行路段修筑通行便道。

由于連續的暴雨侵襲,武山縣境內各條道路險情不斷,公路沿線隨處可見山體滑坡、泥石流。在搶險救災過程中,武山交通人不顧瓢潑大雨,不畏山高路險,不怕亂石流泥,爬陡坡、趟洪水、鉆樹叢、開山路,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自始至終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公路沖毀,交通中斷,緊急搶通;再次沖斷,再次搶通……如此反復,終至可以通行。這是搶險隊員與呼嘯而來的洪水之間的較量,更是一線搶險人員堅毅品格的彰顯,恪盡職守的“交通人”毫不退縮,連續奮戰,像一座巋然不動山,一次又一次阻擋洪流的襲擊,保衛通往受災地區的“生命線”,他們的日夜堅守,連續奮戰,恰是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交通人”精神極好的詮釋。

經過連續幾個晝夜的連續奮戰,終于,一個又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不斷傳來:馬榜公路再次搶通;賀岷公路便道搶通了;武漳公路可以通行了;城沿公路也通了……隨著一堆堆塌方泥石的清理,一條條公路的搶通,一批批救災物資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受災群眾手中。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是的,我們都叫不出這些滿身泥濘、滿臉汗水的人具體名字,但是,我們都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武山交通人。在公路段、各鄉鎮政府、部門、消防官兵、駐武部隊、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下,全縣17條主干線公路目前已基本恢復通行。“不怕苦、不怕累”的“交通人”將繼續在災后恢復重建的戰場上奮戰,繼續為全縣受災地區生產自救后續工作貢獻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